中国南方的野生兰花或濒临灭绝

2019-10-19   中国生物技术网

| 原创编译,转载须注明来源!

近日,在对中国南方野生兰花贸易的首次研究中,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热带植物学国际中心的保护生态学家Hong Liu及其团队发现,这一行为是非法的,而且这种现象比想象的更普遍,并且已经延伸到了其他国家。对兰花的巨大需求可能会导致中国南方野生兰花的灭绝。Liu正致力于扭转这一趋势。该研究近日已发表在《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

在市场上发现的许多品种并不是本地的,而是来自包括老挝、缅甸和越南在内的邻国。Liu说:“卖家公开告诉我们,他们从野外采集兰花的人那里听说,现在必须要比以前走得更远,他们已经无法在过去的地方采集到兰花,因为那里已经不再生长了。”

这不是野生兰花在中国漫长而多地的南部边界上消失的唯一证据。中国西部的农村地区也拥有最丰富的野生兰花品种。然而,这种多样性并没有反映在当地的鲜花市场上。与东部城市市场相比,当地市场的品种数量要少得多。这种不匹配的现象表明东部市场的兰花来源于其他地方,可能是东南亚。

对兰花的狂热需求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以至于那会儿有人给它起了个名字:狂兰症(Orchidelirium)。今天,这种吸引力依然存在,它威胁着野生兰花,不受管制的野生采集可能会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它可能导致整个物种从特定区域被消灭。

在一年的时间里,Liu及其团队监测了云南、广西、广东以及香港的兰花市场。总体而言,市场上总共展出了来自大约440种的120万野生兰花。它们比温室里种植的便宜。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消费者更喜欢负担得起的植物,就可能导致野生种群的过度消耗。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可能违反《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情况,CITES是一项保护动植物免受国际贸易中过度开发利用的国际协议。当该团队检查CITES贸易数据库中是否有申报进口的植物时,只发现了一个单一物种。其余的皆是非法的。

目前,中国的野生兰花贸易是不受管制的。虽然所有29000种兰花都被列入CITES,但只有登记在册的才会自动受到中国法律的保护。Liu表示,这造成了一个只能用具体证据来弥补的政策鸿沟。

Liu说:“很明显有些地方出了问题,但是,除非你做了研究,否则你并不知道情况有多糟糕,而且你无法改变正在发生的事情。”

Liu希望这项研究能敲响警钟。她说,它可以为在华中国官员提供必要的信息,以告知政策变化。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

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