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八景带你走进最文艺的景致

2019-08-19   幸福金堂

上周我在城厢镇东街找到了最佛性的景致净土晨钟,只是净土杳然,晨钟寂灭。

作为金堂八景之一的净土晨钟,已经翻过他最辉煌的篇章,今后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那么文澜秋月还在吗?

是否还有人记得文澜秋月在哪里呢?

在文澜堤,我们是否还能欣赏到朗朗秋月呢?

城厢西街

据金堂县志记载,文澜秋月指的是文澜堤别样的景致,我要找文澜秋月肯定要先找到文澜堤,文澜堤在城厢西门外,因此我认为住在西街的当地人应该知道文澜堤在什么地方。

谁知我从西街口一直走到城外,问了几十个人,都没人知道文澜堤在什么地方。

又问过去金堂八景中有个叫文澜秋月的,也没人知道。

我打电话向一个老师请教。

老师说,文澜堤有个俗名叫鹅项颈,你问鹅项颈应该有人知道。于是向一个美女打听,终于有了眉目。

美女说鹅项颈在大同的西林,离城厢有七、八里。但是美女却不知道鹅项颈的具体位置。

我谢过美女,前往大同。

通过多方打听,终于在大同的绣川河边找到了鹅项颈,也就是文澜堤——文澜秋月的所在地。

绣川河

文澜堤是清代城厢镇西门外绣川河中的一道河堤,地形犹如一只伏在地上的白鹅,河堤就像白鹅的颈项,长二十余丈,宽一丈左右,是清嘉庆十六年,金堂知县谢惟杰主持修建的一项分水导流的水利工程

当地人称鹅项颈,谢惟杰以文澜名之,文澜就是美丽的波澜。

《金堂县志》中的“文澜秋月”

一江碧水被文澜堤从中剖开,分作绣川河、长宁河两条水流,在河堤两侧形成南北双江。

绣川河

仲秋之夜,清风流水,皓月行空,苇葭撩岸,鸥鹭啾啾;俯瞰文澜堤,只见两江并流,双月映波,空灵秀丽,堪与西湖三潭映月媲美。

《金堂县志》中的“文澜秋月”

河堤竣工之后,谢惟杰邀约骚人墨客,乡绅乡贤,在堤岸吟诗赏月,将此美景命名为“文澜秋月”,列为金堂八景之一。

谢惟杰秀口华章,吟诵《文澜秋月》:

二水潆洄曲曲流,文澜堤畔桂华浮。

谁将一片蟾蜍影,分作蒹葭两岸秋。

雁阵声回黄叶浦,渔歌响彻白云楼。

闲情为忆坡仙赋,明月清风乐未休。

谢惟杰,字兼山,浙江会稽人,清嘉庆六年任金堂知县。据《清·嘉庆县志》记载,谢惟杰为国子监监生,任金堂知县时,关心民间疾苦,重视水利和文化。

谢惟杰的这首《文澜秋月》,笔触简练,意境优美,情景交融,通过描写文澜秋月的夜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充满浓浓的乡愁。

绣川河

二水潆洄曲曲流,文澜堤畔桂华浮,

谁将一片蟾蜍影,分作蒹葭两岸秋。

仲秋之夜,长空如洗,芦花似雪。

文澜堤左引右带,牵着绣川河、长宁河蜿蜒东流。

天上一轮明月,水中两波月影,堪与故乡西子湖三潭映月媲美。

面对此情此景,愁绪乡愁涌上心头,丝丝缕缕,越来越浓;故乡的景物历历在目,长空隐隐传来南归大雁的鸣叫,诗人的心情不自禁的飞回故乡。

绣川河

雁阵声回黄叶浦,渔歌响彻白云楼。

谢惟杰的故乡会稽,地处江南,水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地名多带浦字。

黄叶浦当是谢惟杰故乡的某一个地名,他在鱼米之乡长大,惯看秋月春风,渔歌唱晚。

文澜堤秋月夜景,与西子湖依稀仿佛,怎不令人乡愁暗生。

绣川河

闲情为忆坡仙赋,明月清风乐未休。

月影波光,又使诗人回到现实。

众人相聚在文澜堤,虽不敢效兰亭雅集,曲水流觞,也当把酒临风,捉蟾蜍当砚,剪江波做笺,尽抒胸臆,才不辜负这明月清风。

《金堂县志》中的“文澜秋月”

文澜堤是金堂八景之一文澜秋月的依托,两百年过去,堤坝不再,江河改道,只剩一轮明月孤悬天际。

令人顿生“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