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金融扶贫工作纪实

2019-12-18   天府早报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17个市县,但深度贫困县有11个之多,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2016年以来,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通过创建扶贫助农金融服务站、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因地制宜选择特色产业重点支持等系列举措,聚焦金融立体扶贫,用制度保障金融精准扶贫,成为飘扬在大凉山深处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一抹橄榄绿。

全国首创,建立联合扶贫助农金融服务站

凉山州冕宁县宏模镇优胜村的邮储银行助农金融服务站,是由邮储银行出资、孙贤智的小卖部改造而成。孙贤智办公桌抽屉里的台账上,是一笔笔取款记录。“每天都有,每个月有好几十笔”孙贤智说,以前优胜村的人取钱要到8公里外的复兴镇或更远的泸沽镇上才能办理,现在直接在家门口就能取。

从社保卡到老年卡,从粮食补贴到邮储银行卡,小额取款以及小额贷款部分手续都可以在助农金融服务站办理。除此之外,该服务站还承担了多项功能:广播站、村民快递点;益农信息社里,农产品可由农业部门推荐给电商平台;助农夜校由邮储银行联系的各部门专业人员现场给农户讲解农业知识和种养技能,举行健康讲座和义诊,分享就业信息和求职技巧等。

在凉山,这样的助农金融服务站还有很多。至今,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通过邮银协同的方式,在全州建立了21个扶贫助农助农金融服务站、270个助农取款点;配备3台流动服务车、36台移动设备开展流动服务,助农取款服务覆盖约19万人,交易笔数8.16万笔、金额7430.53万元;布放POS终端1432个,服务501个金融空白村镇,累计为农户办理惠农补贴资金、新农保、涉农代收代付等业务超过102亿元。

金融催化,“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西昌市西凤乡凤凰村曾是个以水稻和小麦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10多年前,凤凰村引进多个葡萄品类,开始种植葡萄,在邮储银行西昌市支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下,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千万元村。因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里的葡萄不愁销路。凤凰村的边绍康今年种了2亩红提,4亩多客伦森,“差不多有20万元的产值”边绍康说,“都是别人上门来拉货,整片地购买”。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通过邮储银行凉山州分行的牵线搭桥,多家农业龙头企业与多地达成产业扶贫合作意向。邮储银行对12家涉农企业累计发放“委托经营”类扶贫小额贷款1.58亿元,惠及322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选定多个特色产业给予重点支持,为农特产品搭建营销合作平台;与州农业、团委、财政、各县市政府等部门多次对接,在牛羊养殖和花椒、花卉、油橄榄、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参与并分享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实现金融扶贫由“输血”变“造血”。

(何彬、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