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家禽和养殖业的影响分析与走势预判

2020-02-04   鸡病专业网

一、事件:

最新消息,新冠疫情确诊人数超两万人。近日,WHO宣布新冠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分地方政府再次延迟开工时间,影响整体产需。

二、点评:

1、短期:

新冠疫情下叠加节后消费淡季,整体需求低迷,价格承压。我们从消费主体进行考虑:

1)家庭消费方面:由于节后需求淡季到来,家庭消费量出现季节性减少;

2)集团消费方面,截止1月31日,除北京与四川外,各省份企业、学校均推迟复工开学,短期团膳食堂消费降低已成定局;

3)餐饮消费方面,出于防控疫情需要,春节期间聚餐减少,同时节后疫情仍在短期内持续,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预计外出聚餐消费有限。

此外在流通环节,疫情发生之后,市区与农村纷纷封城封路,这些措施有效阻断了人员流动,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销售运输;此外活禽市场关闭对禽的销售影响更为明显。综合供需两方面来看,由于节后季节性淡季因此后续出栏量减少,而在家庭消费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我们预计猪价有望维持稳定;鸡价会受活禽市场关闭导致黄鸡屠宰销售,从而影响整体鸡价,鸡价短期面临一定的回调压力。区域影响来看,销区价格有望高企,相应所在地公司将会受益。

2、中期:

此次疫情对动物蛋白的稀缺程度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超级动物蛋白超级周期将延续。需求方面,随着疫情稳定后,餐饮业可能迎来一定时段的报复性消费,带动肉类需求增加,未来整体动物蛋白价格有望报复性上升。供给方面,此次疫情对生产和补栏进程已经产生影响,由于饲料和运输等问题,目前已经对养殖效率也产生影响,同时猪肉替代品方面,禽肉和禽蛋供给受到一定的影响,导致后期动物蛋白有效供给不足,此次疫情影响后,超级动物蛋白超级周期长度有望超预期。

3、长期:

具有管理优势的企业将从中受益,龙头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此次新冠疫情仍将推动规模化比例提升。一方面,规模化比例提升后,有助于加强畜禽移动监管和防疫,减少人畜之间的感染。另一方面,规模化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可以有效保障生产和销售,整体资金链和物料都能保证平稳运行,利好龙头企业。

三、总结:

因为疫情的到来,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疫情已成为当下影响行情走向至关重要的因素。目前正月十五前后是疫情防控的一个关键时间点,虽然屠宰环节开工受阻影响供给端,但团膳、餐饮渠道等需求端同样也受出行管控等因素处于弱势格局,短期内行情变化可能不会大。

但具体影响时间仍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短则或一个月左右,长则2-3个月。综合分析来看,一句话概括对行情走势的影响:短无扰,长堪忧。

如果说前几天行业人士的呼吁,让在政策层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放宽,但个人认为当下企业复工面临的最大最核心的问题可能是人员到岗率低的情况,一方面本地人会担心防控感染问题,另一方面如果非本地人员,按一些地方的要求回到当地后应隔离14天,那么这种情况下,即便政府同意复工,实际效果又会如何呢?屠宰开工率低,上游养殖积压日趋严重,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当下补栏积极性又十分的低迷,实在堪忧!多灾多难的家禽业,甚至有人感叹:下辈子再不做家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