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桃江县供销合作社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
在今年6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该社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桃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荣誉称号)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作为全国供销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桃江县供销社务实为农促改革,以建立新型农村惠农综合服务体系为目标,经过近5年的努力,建立了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机制灵活、产权清晰的新型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体系,供销社改革“桃江模式”在全国推广。
想农民之所想,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供销姓农,为农服务是供销社的根本,即便改革,根本不变。
“楠竹之乡”“茶叶之乡”“建材之乡”“有色金属之乡”,全国绿色能源县、产粮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修山面、桃花江擂茶香飘天下,“桃江竹凉席”“桃江绿茶”“桃江竹笋”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桃江县物产丰富,不缺资源。但长期以来的分散经营、粗放发展,制约了产业发展。
如何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桃江县供销社认为,用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服务的举措就能在最短时间内落到实处。为此,供销社主动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趋势,全面强化供销社对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带动能力。
2010年以来,供销社先后扶持了世林竹笋、道关山、白鹤山和马迹塘等多个竹笋专业合作社,建立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对接模式。通过农开项目和财政资金的支持,在全县打造了3处高标准竹笋示范基地,带领全县3800多农户组建了25个竹笋专业合作社,大范围开展竹笋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发展笋竹两用林2万多亩。同时,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受益人数达7200人次。
2017年,供销社领办的竹笋合作社在“竹笋节”实现竹笋交易金额达2亿多元。同年底,供销社组织楚湘竹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牵头设立了冬笋收购点,引进福建、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多名竹笋经销商入驻桃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冬笋交易市场,外售冬笋200万公斤以上,为农民增收2000多万元。2018年,依托新引进的惊石农业和竹缘林科等笋竹加工企业,供销社指导全县竹笋专业合作社带动笋农开挖春笋,当年春笋收购量达2500万公斤,同比增长20%以上。目前,竹笋已成为桃江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竹林收益由以往每亩不足200元的低效采伐,达到如今笋竹两旺、亩产过千元。
此外,桃江县供销社还扶持了一批水果、蔬菜、茶园等特色农产业,4年多来,共领办、创办、扶办发展专业合作社81家。
急农民之所急,拓展为农服务领域
地是农民生活的根本。但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土地谁来种、怎么种成了一大难题。对此,桃江县供销社依托县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农机化服务专业合作社,按照“托管自愿、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以土地托管,及耕、种、管、收、售为主要内容的服务。大栗港镇惠农服务中心是适应供销改革而建立的新型服务组织。中心提供土地托管服务,目前托管土地3.8万亩。该镇德茂园村村民夏晓明,因无暇务农,今年初将自家的6亩地以每亩2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中心。“不种地,不荒田,还有收入。”夏晓明直言好。
“386199”(代指妇女、小孩和老人)留守情况是农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突出特征,这也使得农村的这一服务需求更加迫切。改革中,桃江县供销社充分发挥经营网络和服务平台优势,打造了“供销e家”“益村平台”“劳动保障就业”“电子商务”等一批集农资供应、农产品信息查询和销售、证件在线办理、互联网金融、土地流转等于一体的“村级(社区)综合服务站”。目前,这些平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资金短缺是困扰合作社和农民的最大现实问题,对此,桃江县供销社积极探索“银行+专业合作社+农民”等农村合作金融模式,在全县率先启动“财银保”“粮食贷”试点,财政投入800万元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有针对性地开发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高桥镇小山湾村惠农服务社负责人黎燕军,为发展稻虾共养,并新上二条粮食烘干线,而缺乏资金,桃江供销社帮他向财政和银行贷款200万元。三堂街镇供销社负责人杨朝荣,也在县供销社的帮助下,贷款了200万元,于今年上了四条工厂化自动育秧生产线。此外,金谷水稻合作社、翼虎农机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谷丰农机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等也都受益于此。截止目前,累计发放抵押贷款1500多笔、4.32亿元。
办农民之所需,建设农村流通新体系
长期以来,农产品“花开深山无人知”,即使价低也难卖出去。桃江县供销社按照“扶持、规范、提升”的总体思路,将“新网工程”与电子商务进农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紧密结合,有效带动了农村商品下行与产品上行。
首先,供销社利用自身“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通过网点改造、资产重组、社会加盟等方式,积极改造升级现有农资、农产品、再生资源、日用品消费等站点,农村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如,县供销社工业品公司建了消费品配送中心和3个集中配送站点,吸纳加盟店263个。2018年,日用消费品销售额占全县销售总额的比重达40%以上。县供销社再生资源公司铺设网点86个,2018年经营再生资源总额1.2亿元,占全县总量的85%,处于全省同类行业领先地位。
其次,供销社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立了“智慧桃江”平台,注册了“三个毛竹”集体性商标,实现上线商品2229种。组建了县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和供销万联、供销物流两家子公司,发展农村网点191个。同时,积极探索与外省区县(市)合作设立桃江农产品展示柜,推出本县农产品,引进外省农产品。目前,已与青海、天津宁河、湖北英山等地建立了合作关系。
再次,注重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引导供销社大型超市、物流企业向农村延伸,推进农超、农餐、农店、农批对接,已建成县级配送中心1家、乡镇商农贸批发市场3个、农产品经营网点315个,逐步形成了“小网点、大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
内容来源/益阳在线
图片来源/互联网
本期编辑/杨舒婷
监制/张帆 陆璐
合作电话:010-63702668
投稿邮箱:gxwtg@126.com
2019年征订开始啦!
欢迎订阅《中华合作时报》,
供销合作社自己的媒体,
不一样的深度、不一样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