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的”引进来”仍需时间 这批“走出去”的少年或是暂时的希望

2019-09-09   谈球说爱

在最后一场17-32名的排位赛中,中国男篮以73:86不敌尼日利亚。

面对强大的非洲雄鹰,只有取胜才能确保直通奥运的资格。背水一战的中国男篮没能抓住这最后的救命稻草,最终丧失了直通东京奥运的机会。

赛后,篮协主席姚明在记者们的围堵之下主动道歉,称自己会是责任的最大承担人。

坐拥东道主之利,却连最低目标都没能达成。

这一次征战世界杯的失利,不论是男篮全员上下还是球迷,任谁都会感到心里憋屈。

不少人更是不禁在心里发问:中国男篮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比起担忧奥运会资格,笔者更担心姚明在“篮协主席岗位”的停留时间。

因为,哪怕我们现在侥幸在与欧美豪强混编的资格赛中取得东京奥运会的门票,怕也会和在里约似的,“羞耻地”全败遭屠杀而归。

这一次确实是没有出成绩,笔者也早有心理预期,现在也并不是出成绩的时候。

不知道有多少球迷是和笔者一样,依然坚定地认为中国男篮的未来能否真正腾飞与姚明的在任时间是紧密挂钩的呢。

姚明任后主导的国家队红蓝分队、主教练应聘制、开放草根选秀、梳理国家队和联赛的关系、增加国内联赛的比赛场次,从长远来看,都是合理的。

有些人可能会借这一次的失利,而去全盘否定姚明的改革并让他背锅,原因只是因为自己既有的蛋糕被动了。

现在国篮正处于改革的阵痛期,改革是需要时间来执行的,重新建立起一个成熟的人才培养与选材机制,不是一个两三年就可以解决的大工程。

在这一个困窘的节点,又有谁或许能解中国篮球与姚明的“燃眉之急”呢?

难道学习国足搞归化么?

先不说国人能否与否。日本、约旦、韩国、菲律宾这四个开放了归化球员的国家,已经用成绩为我们证明了,归化一两个外来球员也绝非缩短亚洲篮球与世界篮球的【灵丹妙药】

短时间之内,在成熟的青训选材制度、普及的体教结合机制建立起来之前,我们的男篮在未来的几年内,到底还有什么牌可以打?

时间回到2017年,在姚明上任篮协后准备“大开大合”地实现“引进来”,锐意借世界的先进经验改革国内篮球体制的弊端。

与此同时,并不是很多球迷注意到,在张兆旭、常林、唐子豪这些不算太成功的例子之后,我们一直有越来越多的篮球少年在“走出去”。

他们背上行囊离乡,奔赴美国,只为心中的篮球梦。

笔者相信他们当中的几位佼佼者,能在这个男篮盛衰转折过渡期发挥出独有的力量。

1、张镇麟 (小前)

张镇麟,第一次吸引到了很多国内球迷的目光的时刻,莫过于他是入选今年男篮国家队集训名单的最年轻球员。

很多球迷对他不甚了解。很正常,因为他在13岁之后,一直旅美。

1999年出生的张镇麟是辽宁篮管中心主任王芳之子,从小就有成为职业篮球手的梦想。

为了张公子的这个梦想,有条件的父母早早就狠心地把他送到了美国去学习。

2017年,他随拉卢米尔中学问鼎全美高中冠军。在ESPN的2018届全美高中生小前锋榜单上,张镇麟位列全美第41位。

他就读杜兰大学,效力于NCAA的一级联盟,他在大学时期的主帅是“不允许球员吃汉堡、薯条”的老邓利维。

大一赛季,张镇麟能当上球队的普通轮换,场均出场22.6分钟,数据为6分、2.5篮板。

在未来,张镇麟还有很多成长空间。

以日本球员八村塁的成长足迹为例,,八村在他的大一的时候,同样是球队的边缘人,场均仅能拿到2.6分,大二时就大幅进步到场均拿到11.6分。

目前,张镇麟身高已经长到2米06,身体素质对标国内的小前算是非常出色,助跑摸高在360左右。

他是一位具备持球进攻能力的小前,投射上暂时还不是很稳定,其打球的风格酷似杜兰特。

国家队优秀侧翼人才储备已见底,这对于小将张镇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冲刺机会。

在记者的镜头面前,张镇麟曾经说过自己特别感谢这个时代,从小就有机会去到篮球职业化最发达的国家学习。

同时,这位小将也坦诚在美国那个竞争激烈的篮球国度,努力才是他最好的天赋。

2、王泉泽 (大前)

与张镇麟一样,王泉泽是国青队的另外一条大腿,也是一位旅美的青年球员。

在去年的ESPN的2018届全美高中生大前锋榜单上,王泉泽位列全美第45位。

在今年的NCAA一级联赛上,这位身高2.06米且未满20周岁的大前锋展现出了中国球员在NCAA历史上的最强统治力。

效力于“常青藤校”之一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泉泽,整个赛季场均拿下12分4篮板1.2助攻0.7抢断,投篮命中率为57.1%,三分命中率为40.5%。

要知道大一赛季的王泉泽,每场出战不过才19分钟,可以说是效率奇高。

从打法上看,王泉泽有一手稳定的中距离和能够拉开空间的外线三分投射能力,在内线面框进攻上不畏和同龄黑人球员对抗,运动能力也十分出色。

这么看,王泉泽有些许“年轻版”易建联的风范?

在笔者看来,王泉泽会是未来国家队大前锋位置的有力竞争者。

另外一项重要的优势是他的性格。

大家都爱说性格决定命运。王泉泽同学的性格十分外放、张扬,或许会让他在旅美的成长过程中顺利不少。

每天变强一点点,是王泉泽的座右铭。

从目前的进度来看,我认为王泉泽再练练身体和技术,在大三的时候参选NBA,是有机会在首轮被选上,并最终打上轮换的。

3、王翊雄(中锋)

与王泉泽、张镇麟一样,北京小伙王翊雄也是在NCAA一级联盟里打球。

在初中的时候,对篮球着了魔的王翊雄就立下了要当篮球运动员的梦想,并得到了家中父母的支持。

与大部分爱打篮球的京城少年不同的事,王翊雄没有走常规的本地篮球名校高中校队CUBA(或者俱乐部青训队)的道路。

他毅然在高中阶段选择了欧洲篮球最打发达的地方西班牙,随后加盟美国的NCAA一级联盟加州州立大学富尔顿分校,继续自己的篮球路。

比较遗憾的事情是,王翊雄在大一\\大二赛季在自己所属球队中还是属于比较边缘的角色,在后面的两个NCAA赛季还需多多加油。

王翊雄是一位努力的球员,这可以从他身上的“腱子肉”看出。

从目前来看,他的速度和弹跳低于ncaa一级联盟大个子平均水平,臂展条件比较一般,不过在球商与挡拆顺下方面不错,拼抢态度永远积极,在队内的人缘也极好。

假以时日,也许王翊雄能成为国内一流的蓝领球员;即使他没有成功的话,我相信在未来,远比同龄人睿智与成熟的他也会成为一位对中国篮球有用的球员。

4、区俊炫(大前/中锋)

区俊炫,99年出生于广东,是99级球员中除张镇麟外最具备天赋的球员。

他是今年王泉泽、张镇麟以外第三个在NCAA D1出场的中国大一球员。

区俊炫目前的身高长到2.08M米左右。他的身体素质非常出色,摸高在3.6米左右,并能原地起跳完成折叠背扣。

高中时代,区俊炫场均能轰下20+11的数据。

大一赛季的区俊炫就在加州州立北岭分校打上了主力,场均约有5分4板的样子,参考大一张兆旭的3.1分2.4板,诚然已经是很不错的数据。

经过这次世界杯,球迷该深刻地认识到目前的中国男篮正处于有史以来人才断档最严重的一个阶段。

与之对应的事情,在资本的大幅进入下,国内的联赛商业化蒸蒸日上,在国内打球的青年球员们的福利越来越好。

可是讽刺的事情是易建联身后的下一波年轻人们,一个个拿着千万级别起步的代言与薪水,一个能像当年被黑得很惨的刘炜一样在国际大赛有自己的稳定输出的人,似乎还没有。

如果因为这届的战绩,而影响姚明部署的大局,那实在未免太残忍与太可惜。

改革肯定是需要时间的,可是成绩的压力任何时候都会扣在姚明的头上,球迷也想在耐心被消磨的时候看到新惊喜。

在姚明彻底带头完成改革前,在我们下一代喜爱篮球的中国年轻人在本土就能经历靠谱的职业化训练前,这一批先暂时放弃“商业红利”而一心谋求进步的旅美少年,大概会是中国男篮在短暂时间内的一种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