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年充值1.2万余元“吃鸡”不到一个月花掉父母一年积蓄

2020-04-09     香城都市报

香城都市报讯(记者王奇峰)如果不是上街购物时发现余额所剩无几,何先生仍然对儿子用手机充值玩游戏的行为一无所知。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儿子小武(化名)就偷偷用微信“Q币充值”,几乎花掉了他家一年的积蓄。

少年长期沉迷游戏

今年39岁的何先生是咸安区向阳湖镇人,儿子小武今年13岁,读六年级。何先生和妻子常年在浙江温州务工,小武长期交由母亲照顾。

“家里经济负担重,不出去打工日子难过呀。”何先生介绍,父亲前年患病后过世,家中除了有个未成家的弟弟,还有一个有先天性智力障碍的妹妹。

何先生说,小武原本成绩还可以,但去年迷上网络游戏后,成绩下降明显。疫情期间,小武一直居家上网课。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何先生将手机交给小武后,就忙自己的事去了。他不知道的是,儿子套取了他的支付手势密码。

“我和他妈妈文化程度都不高,学习的事我们不懂,对手机、游戏这些更是一窍不通。”何先生表示,正是他的一时疏忽,卡里的1万多元被“消费”得仅剩300多元。

充值只为“炫酷皮肤”

在何先生出示的“充值服务”账单中,记者看到: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上千元——3月11日至4月5日期间,小武共用手机充值12256元,其中3月30日单日充值1600元,4月1日更是高达2200元。

在何先生的追问下,小武交代他玩的是一款叫“和平精英”(俗称“吃鸡”)的游戏。而每次充值,都是为了购买游戏中的“皮肤”。

“如果我不充值,在游戏中的皮肤就不够酷炫,就会被队友们踢出去。”小武说,为了能加入“战斗”,他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充Q币。

“班上同学玩网络游戏的现象很普遍。”小武告诉记者,课余时间总有几个同学在讨论游戏,他为了跟他们“交朋友”,渐渐就上了瘾。而每次用手机充值后,为了防止父亲发现,他都会快速删掉“微信支付”的记录。

希望警示更多家长

“小武是未成年人,他充值的费用游戏商家应该退还,但我却不知道怎么联系上对方。”何先生表示,他和妻子辛辛苦苦打工一年,收入也不到10万元,刨去两个孩子的教育经费和全家的生活开支后所剩不多。年前,夫妇俩好不容易攒下这点积蓄。

“孩子他妈还不知道这个事,我都不知道怎么跟她交代。”说到这里,何先生止不住流泪。

“作为班主任,听到这个消息真是非常痛心。”小武的班主任吴老师表示,疫情期间,学生居家上网课是客观需要,家长对孩子的监管起到主导作用。受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存在盲目攀比、跟风心理,与家长疏于管教和防范也有一定关系。

“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陪伴他的时间太少。”何先生表示,他已决定今后就近找一份工作,多陪陪孩子。同时,他希望,通过公布他家的遭遇,警示更多的家长提高防范意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XlvXXEBnkjnB-0zV1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