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港分子,这笔祸乱的账迟早会落到你们自己头上

2019-08-04     直新闻

近来,持续月余的香港反“修例风波”却越来越呈现暴戾气息,少数激进分子不但罔顾国家威严和法治精神,冲击中联办和破坏立法会大楼;更是在未获发“不反对通知书”的情况下非法在闹市集结,以暴力姿态挑战执法者警察的权威。但今天我们的目的并非单纯要批判这些害群之马的行为错得有多离谱,因为事实已经摆在那里。反倒是被称为“沉默大多数”的香港市民,他们究竟在这段时间里有多受伤,多无奈,恐怕才是正本清源,评判这场乱行将如何影响“东方之珠”未来的主要依据。


生意没法做(图片来源大公网)


出行受影响(图片来源大公网)


香港经济受损已成不争事实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7月28日在香港政府网刊登的题为“暴力冲击损港营商环境”的网志中说,外围不明朗因素持续困扰香港经济,近期的社会事件令市况更为疲弱,短期经济展望难言乐观。香港经济动力自去年持续转弱,经济增长速度从去年首季的约4.6%逐季滑落,至今年首季仅增长0.6%,是近10年来最差的季度。他也警告,整体经济下行最终难免会传导到就业市场,意味失业率可能从目前2.8%的低位回升。

陈茂波并指出,近月《逃犯条例》修订争议引发多次大型游行示威,出现连串暴力冲突,影响了香港的大小商户,不少零售、餐饮业从业员都说近期生意额显着下跌。他说:“抗议行动持续时间愈长,对中小企、小商户的影响将更显着,部分市民的生计亦会受到拖累。此外,这些事件也损害了香港的国际形象和营商环境。对外国企业及旅客来说,香港变得动荡和不安全,影响了他们来港旅游、经商和投资的意愿。”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留意到多个旅游区的旅客近来明显减少,无论大型商场或主要街道,均未有太多旅客出没,当中旺角亚皆老街及通菜街等以旅客为主的区份,更可谓“重灾区”。据区内商铺销售员透露,现时区内人流比以往大跌一半,并以旅客数量减幅较多,仅靠本地客支撑,惟若情况持续,担心有更多店铺因难以负责高昂租金而需要结业。个别专做游客生意的服装店销售员透露,因应游客数量大减,该类商铺影响相对更大,生意额较上月同期跌一半。

至于步入通菜街内的摊档,由于主要客源为游客,因此影响相当大,有部分档主已率先结业。另有仍然开档的档主直言,虽然摊档的铺租不算太高,部分每月租金仅约一万多元港币,但由于旅客太少,即使开档一整天也无法负担租金,因此已有档主结业,若情况持续,料将有更多摊档倒闭。



由于事态仍在持续,目前还无法就这场风波带来的损失有一个具体的统计,但我们可以通过前些年香港发生的非法“占中”事件来略窥一二。

外资美林银行当时曾估算,非法“占中”对旅游业、零售业及个人消费影响最大,因被占领的区域均是主要购物区,估计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日达1.05亿元港币。香港餐饮业也受到“占中”影响,有数据显示餐饮业每日损失5000万港币。



由于“占中”阻碍地面交通要道,交通行业亦损失惨重。单是“占中”前两周,亚太律师协会就估算,由于香港多条主要干被占领行动堵塞逾两星期,令交通运输界损失约40亿港元,的士司机每次轮班损失300港元,运输业界、货运业等收入大减30%-70%。



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港股的起跌更是对“占中”破坏经济信心的重要注脚。在“占中”前一周(9月22至26日),恒指保持在23600以上,而“占中”发生后两天,即9月30日,跌至22932.98。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鸣在媒体刊文,曾以港股在9月29至30日的跌幅为基础,估算“占中”带来的股市账面损失达到3500亿港元。他解释称,股价下跌,意味着市场认为公司将来的利润会有所减少。在“占中”发生之后的两天港股指数下跌,且香港市场未有其他大事发生,证明了市场对于未来损失的预估与评价。“这些未来的损失已经转化为市场的损失,我认为实际的损失很可能大于我的预估。”



而从本次风波扩散的范围,以及持续时间来看,香港受到的经济损失可能会远大于“占中”。而且暴徒冲击立法会大肆破坏,影响了会期,造成多项涉及香港民生的预算未能按时通过,这方面的损失更是无法弥补。时任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陈佐洱于2014年非法“占中”发生后还在一次研讨会上表示,民主和法治是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此次“占中”行动已对香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而这一损失远远不是现在估计的3500亿港元这么简单。这句话即便放到几年后的今天依然是准确而发人深省的。


强词夺理的暴行逻辑终将害人害己

对于香港青年人的怨气,曾有人归结为产业畸形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让年轻人失去了向上流动的空间,我部分同意这种观点,但这实在不足以成为暴力横行,甚至挑战的理由。事实上,7月29日举行的国新办记者会上,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发言人徐露颖就表示,“中央政府一直高度关注香港深层次问题,特区政府也一直想方设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发展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对于香港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还要依靠发展来解决。中央政府会继续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支持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央有关部门也会继续推出一系列便利香港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会考虑为香港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动力,让香港的居民,特别是香港的青年人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新闻发言人徐露颖

“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事实上,中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今年2月正式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就将香港定位为大湾区的四大核心发展引擎之一,并根据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的特色和比较优势,来为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乃至发挥引领作用,而规划了多条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路径。但这一个多月来,我们看到的却是那一小部分人,正在用暴力和脱序行为,让香港一点一点丧失这些优势。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航空管理培训中心功能……依托香港金融和物流优势,发展高增值货运、飞机租赁和航空融资业务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上周五,反对派煽动在香港国际机场闹事,大多数旅客受到示威者的滋扰,假信息、强塞宣传品的行为随处可见。试问这样彻头彻尾的破坏行为,对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形象会带来多么负面影响,不单是旅客到访香港的意愿下降,就连原本打算经由香港中转的客人也会绕道。

更离谱的事情还发生在当晚,一段在社交媒体疯传的视频显示,当晚11时许,一名长者旅客因拒绝接受搞事分子的传单并敲打了传单,即被搞事分子包围并追逐百米辱骂。央视新闻微博就此强调,自由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示威者阻碍游客的进港、出港、扰乱正常旅客的行程,妨碍他人的自由,本身就是一种违法之举;更何况,秩序和稳定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没有这个前提,一切无从谈起!

“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金融业对香港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从上次非法“占中”的负面影响就足以看出。而此次风波,多数活动也选择在金融业重镇香港岛,对相关行业的心理和信心影响不言而喻。更可恶的是,此次乱港风波已经延伸出所谓“不合作运动”,这一冠冕堂皇的名称背后,却是以多数市民的正常上班秩序为代价,很多人无法按时上班甚至只能请假,让高效运作的金融中心深受其害。这些只有嘴里喊着“自由”却绑架了别人的自由的年轻人是否换位思考过,他们中的一部分终有一天也会加入这些“返工大军”,甚至投身金融业为香港添砖加瓦,那他们到了那一天会否为今天的行为而羞愧呢?


图片来源大公网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支持其与香港、澳门建立创新创业交流机制,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同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尽管近年来因为高校泛政治化,香港高等院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香港仍具有相当强的科研实力。特别是去年9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加强创新科技合作的安排》的签署,涵盖科研、科技合作平台与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及培育创科产业、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营造创科氛围六大合作领域,成为推动内地与香港各项创科合作的行动指南,也是两地创科合作的里程碑。

但每每看到香港的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投入这场所谓的“运动”,被政治冲昏头脑的他们是否已经荒废了学业,被反对派“当枪使”的他们是否还有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股暴戾之气显然与科研的谨慎、求实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乱局终有平息的一天,一切归于宁静后,这些自诩是“城市主人”的破坏者,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很可能时他们自己的青春和未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Q2kX2wBUcHTFCnfOno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