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孩子应该没有大问题。
家长:医生您帮帮我,女儿5个月了,母乳喂养。4个月的时候腹泻半个月,好转后一直拉黏液+奶瓣。做了大便培养不是细菌感染,但是大便常规化验有几个白细胞,常吐奶。至今已经快1个月了。已经口服药物治疗半个月了,每次喂奶前加乳糖酶已1周,大便无改善。请问这是肠黏膜损伤吗?该怎么调理?
儿科医生:孩子吃得好吗?每天吃几次?尿几次?体重长得好吗?给孩子及时补充维生素AD了吗?
家长:孩子吃得很好啊,每天吃8~10次,每次要吃到足够饱才罢休,少吃一口都不行,害得我天天熬汤喝下奶。尿量也很多,无数次,没算过。长得很好,大家都说她太胖了,需要减肥。没补充维生素AD,她这么胖,不缺营养。
儿科医生:您的这一番话让我彻底对宝宝放了心,孩子应该没有大问题,有可能是您喂食的多了,多到她消化不了了,所以大便小便都多呀。
家长:那么,我该咋办呢?她每天大便那么多,别人家的孩子每天就大便1次或2次,也有3~4天大便1次的。
儿科医生:首先,您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大便来评价大便是否异常,您要看孩子的整体情况,分析孩子是否有病理情况。其次,您不能要求您的孩子按照别人家孩子排大便的样子来排大便,更重要的是您要看孩子自己大便的变化情况,要找孩子自己的标准。
家长:那我就是来说孩子的大便的呀,我是看着孩子的大便不正常才来看病的呀,不说大便说啥?!
儿科医生:您是来找医生诊断孩子这样拉大便有无问题?原因何在?该如何处理?对吧?您已经给孩子按照常见的病理情况吃药治疗了半个月没效,对吧?
家长:是呀,急死我了,这孩子吃喝玩好好的,长的也好,就是大便不好,是有什么严重问题,对吗?
儿科医生:您还是跳不出大便本身,您要看看孩子的整体情况综合分析,才可以找到孩子这样大便的原因。那么,请您想想,您养育孩子,主要的目标是让孩子长得好呢?还是拉出好看的大便?!
家长:当然是让孩子长得好了,但大便不正常担心孩子有病啊……
儿科医生:明白了喂养孩子的目标是整体生长发育好,而不是拉个好看的大便,下边我们就容易达成共识了。
家长:明白了,您说今后我该咋办?
儿科医生:综合孩子目前的情况及之前的诊疗经过,孩子目前有2个问题可以考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这是孩子哭闹的原因之一;消化不良,是饮食过多造成的。
家长:我该如何做呢?
儿科医生:您自己先清淡饮食,停止喝油汤3天。同时,心情要愉快放松,别忧虑急躁,保持有乳汁。给孩子口服维生素AD,每天2次,每次400U,适当多晒太阳,增加户外活动。每次少喂一点,停止哺乳后逗孩子玩,给她拍背、按摩肚子,让她开心愉快,忘了吃奶,慢慢养成好的饮食习惯。3~5天后复诊,让我再看看。
家长被说服了,3天后来复诊了:医生我家孩子按照您说的这样做,好多了,大便样子好看一些,但是次数还是多,怎么办?
儿科医生:好转就好,慢慢来,因为这不是急事,孩子目前生长发育很好,喂养习惯的改变、身体状况的改变都不是急事。也许您的孩子大便次数就是这么多,有的孩子吃1次拉1次,只要孩子身心愉快没有不适感、生长发育也好,不用着急。也就是说,评价孩子的大便需要用生长发育的眼光看,看孩子整体的发育情况,而不是只盯着大便看。
家长:如果孩子以后大便再变得更不好,我该如何做?
儿科医生:要综合分析儿童当时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果没有找到病理情况,儿童吃喝玩乐、生长发育也不受影响,那还是只需适当调整饮食、助消化即可。
正常儿童的大便情况
1.人乳喂养儿
大便为黄色或金黄色,多为均匀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或较稀薄,绿色、不臭,呈酸性反应(pH4.7~5.1)。平均每日排便2~4次,一般在添加辅食后次数即减少。
2.人工喂养儿
大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呈中性或碱性反应(pH6~8)。因牛乳含蛋白质较多,粪便有明显的蛋白质分解产物的臭味,有时可混有白色酪蛋白凝块。每天大便1次或2次,易发生便秘。如果只是排便间隔超过48小时,不伴任何不适,不应称为便秘。
3.混合喂养儿
大便与单喂牛乳者相似,但较软、黄。添加淀粉类食物可使大便增多,稠度稍减,稍呈暗褐色,臭味加重。添加各类蔬菜、水果等辅食时大便外观与成人粪便相似,初加菜泥时,常有小量绿色便排出。便次每日1次左右。
内容来源:《儿科常见病解惑》——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徐灵敏主任医师撰写,被评选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图书。
本文作者:徐灵敏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儿科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李小荣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