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二出席行政会议前对记者表示,《基本法》是确保“一国两制”及香港稳定繁荣的宪制性文件,今年是《基本法》颁布30周年,香港特区成立超过22年,她对于香港仍未为《基本法》第23条立法,达到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性条件要求,感到可惜及遗憾,但强调目前精力应在防疫工作上。受疫情影响,原先《基本法》推广计划“会推迟”。
来看看香港特区《基本法》第23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禁止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政治活动,禁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与外国的政治性组织或团体建立联系。”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此前撰文指出, “香港尚未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也未设立相应执行机构,是近几年来‘港独’等本土激进分离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
反对派议员郭荣铿周二却称,连日有建制派人士及内地法律专家促请政府要尽快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 反映中央政府已向特区政府提出“硬任务”,但他认为,如政府坚持要在现时立法,担心只会造成“揽炒”,反问是否两地政府都愿见。
反对派议员郭荣铿
外界注意到,反对派向来对《基本法》进行选择性遵照。在遇到《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问题上,反对派动则要挟香港特区政府,能拖则拖,丝毫不去提及《基本法》上的白纸黑字。
而在“双普选”问题上,反对派则抬出《基本法》,声称不得拖延。在提及香港特区有关部门必须担负起共同责任时,反对派又提“司法独立”。此种“人格分裂”般的名为守法,实为践踏法治的行为,香港反对派究竟要玩到什么时候?
港府统计处周二发表,今年2月全港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港币227亿元,较去年同比下跌44.0%,创下最大跌幅,连跌13个月。
统计处发言人表示,零售业销货量的按年跌幅在二月份急剧扩大,为有纪录以来的最大单月跌幅。这主要反映冠状病毒病疫情对与旅游及消费相关活动造成的沉重打击。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令访港旅游业停顿,并严重削弱本地消费需求,零售业的业务环境短期内依然会极为严峻。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呼吁商铺业主提供租金宽免,与商户共渡时艰。但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批评道,林郑月娥吁业主减租是不负责的做法,促政府“提供激励”,如向愿意减租的地产商提供税务减免,将减租金额的3倍,作为退税款额,有激励才可以吸引业主减租。
田北辰
地产建设商会主席梁志坚则表示,失去租户是发展商“切身之痛”,已建议会员为租户减租。梁志坚指,各地产商已为旗下商店提供租金减免,商会也分别以开会、去信及发邮件的形式,建议会员为租户减租。他又表示,部分会员减租幅度已高达30%至50%,但始终难以一刀切推行。
地产建设商会主席梁志坚
梁志坚又形容商会是“无牙老虎”,不可强迫会员减租,但相信各会员做事公道,收到公会建议时会个别处理。他又提到,有部分中小型开发商向银行进行按揭贷款,开发商也有其困难,难提供大幅度租金减免。
周二下午,工联会与林郑月娥会面,就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作出建议。工联会会长吴秋北指,目前的就业情况严峻,出现裁员及员工需放无薪假等。立法会议员麦美娟表示,林郑月娥在会中的响应正面,并引述对方观点,称认同第二轮防疫抗疫基金的措施需针对雇员。
工联会成员
工联会要求,政府设立紧急失业援助金,为遭受解雇的市民提供每月最多1.4万元的资助,为期半年。工联会建议,政府设立临时就业职位,包括监察家居检疫、小区修复等,以及暂时取消“公共运输费用补贴计划”400元的上限,以港铁股息补贴所有公共交通工具票价1成。
针对此前港府施行“限客令”等防疫新措施,当天香港中小企食店联盟召集人林瑞华及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陈淑庄也联同多个中小企餐厅代表召开记者会,要求政府提供补偿,否则不排除业界将发起进一步行动。有餐厅反映,“生意额大跌9成”。
林瑞华要求林郑月娥与业界会面,并提出政府应至少补贴每间餐厅开支的八成,并指若新措施生效后仍未能纾援疫情,政府应规定全港餐厅停业并全数赔偿租金、薪酬等成本开支,并承诺不会检控及起诉因不清楚法例内容而违规的餐厅。他还表示,若政府不回应诉求,不排除有进一步行动,例如罢工。
当此非常时刻,港府、地产商、零售商户、食肆等要团结一致,共度时艰。但一切都指望港府出血,似乎也不太现实。以罢工来要挟港府,恐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