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抖音上刷到一个视频,看完乐了半天。
是美国的一个街头采访,节目组随机采访了几个爸爸,问了几个问题,然后爸爸们的回答,实在是尬出了天际。
“你和孩子很亲近吗?觉得自己是个负责任的家长吗?”
被采访的爸爸一脸的自信,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结果第二个问题“你儿子的生日是哪天?”
这位爸爸就一脸懵逼,然后很诚实的表示:“这是一个好问题,可是我,真的不知道”
土豆番茄妈
第一位爸爸KO,看看第二位会不会好一点。
“你女儿在学校里最喜欢的科目是什么?”
这位爸爸超级自信,说“社会科学”,旁边的女儿郁闷的摇头,说“不对”。
然后再问:“你女儿现在几年级了?”,答“九年级”,旁边的女儿全面崩溃,不可思议到无法发出声音。
再问“你小女儿在哪个学校上学?”这位爸爸,呵呵,是真的不知道……
第二位爸爸KO。
土豆番茄妈
第三位爸爸和第四位爸爸同样交出了令人捧腹的回答。
“你知道你女儿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吗?”——明明是蓝色,爸爸回答是棕色
“你知道孩子老师的名字吗?”——完全不知道
“你知道孩子的生日吗?”,第三位爸爸回答了两遍,勉强答对了日期,却表示忘记了年份。
而这个问题在第四个爸爸这里,几乎是全剧终的节奏了,因为这位爸爸表示,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我放弃,我不知道,我回答不了。
土豆番茄妈
可实际上,在采访的前一天,他的一位女儿刚过完生日……
这时候,节目组找到了第四位爸爸的妻子,也就是孩子们的妈妈,分别问了如下的问题:
“你知道每个孩子的好朋友都是谁吗?”
“你知道孩子的医生叫什么名字吗?”
“你知道每个孩子的生日吗?”
几个问题下来,妈妈全部答对,徒留一脸黑线的爸爸在节目组的伴奏音乐下呆立原地,满脸尴尬。
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看完视频我产生了一个来自灵魂深处的疑问:难道美国爸爸和中国爸爸,都是“手机+拉屎+装睡=爸爸”的标准公式吗?
土豆番茄妈
怪不得现在年轻姑娘们纷纷表示不婚不育保平安,一想到要和一个打着“爸爸”的旗号,在家里如摆设一般的男人共度一生,怎么想想都觉得好崩溃。
是什么原因导致爸爸们都成为了家里的摆设呢?
桃子姑娘的老公表示有话要说。
这位爸爸表示,自从他媳妇,桃子姑娘当了妈妈,就牢牢把握着照顾孩子的大权,丝毫不让步,导致他根本没有亲自带娃锻炼的机会。
他说,不是自己不想出力,确实是老婆控制欲太强。
为此,他还专门去研究了一下心理学,说这种情况啊,就叫做守门员效应,意思是妈妈把爸爸挡在育儿大门之外,认为爸爸不靠谱,带不好孩子,就不给爸爸机会了。
土豆番茄妈
听起来是不是好有道理?
对哦,没有爸爸,孩子肯定是生不出来的,哪怕爸爸接手孩子的时候,会生疏,会不熟练,但是总会越做越好,怎么能剥夺爸爸育儿的权利呢?
这样的妈妈多累啊,自己那么辛苦,万一累趴下了,怎么办呢?
土豆番茄妈
于是联系到了桃子姑娘,打算好好给她做一番思想教育工作,结果桃子姑娘的话,让我哭笑不得。
以下为桃子姑娘的灵魂吐槽:
我是守门员?我不让他带孩子?我是傻子嘛?我要这么累死自己?
孩子刚生出来那会儿,一晚上得醒三四次,我睡不好没奶,想要让老公起来给娃冲奶粉,结果呢?
踹了十几脚都不醒,光看见他闭着眼睛哼哼,就是不睁眼。
然后第二天醒来还说我不使劲踹他,咋?意思是让他冲奶粉,我还得先报名去学个跆拳道呗?
土豆番茄妈
我家孩子睡觉少,精力足,让他哄娃睡觉,他抱起孩子左右猛摇,说这样孩子入睡快,说了几次都不改,我还敢把孩子给他哄?
人家爸爸是哄睡,他可是晃晕。
孩子长大了,喜欢去外面玩了,让他带娃到小区里找小朋友玩,他每次都说要加班,好容易能带娃出去了,恨不得站在离孩子800米远的地方,问他为啥离那么远,他说什么带娃出去的都是妈妈,不好意思站女人堆里。好几次孩子自己都摸回家了,他都不知道。
......(这里忽略各种事迹大概1万字)
桃子姑娘越说越激动,眼看着都刹不住车了,我赶紧在桃子面前狠狠地数落了她老公一顿,桃子才又眉开眼笑。
土豆番茄妈
当这场谈话结束后,我内心最深的感受是:真的想知道,桃子老公,哪里来的勇气和自信,理直气壮的活成了家庭摆设,还认为这些都是老婆一手造成的?
上面两个例子,让我们发现,很多爸爸都有着谜之自信和认知。
哪怕是自己对孩子的事情一问三不知,哪怕自己在育儿方面付出的少且质量不高。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我个人认为,一定和结婚时,大家对新人的称呼有关。
你看,结婚时,男的叫新郎,意思是全新的好郎君。
女的呢?
新娘,意思可是全新的娘。
土豆番茄妈
当娘是什么标准?
要勤俭持家,操劳贤惠,当郎君又是什么标准?
俗话说的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啊!
可见,封建男权社会,女性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男性照顾男性以及繁衍后代。
在那个生产物质均不发达的时代,人类为了生命的延续,采用这样的组合情有可缘。
可是大清朝都灭亡了100多年了,如果还用这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男同志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扪心自问一下,为啥要放弃进化的步伐,自己为啥对自己的要求这么低哩?怎么能甘愿成为家里的摆设呢?
土豆番茄妈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问儿子,是否想好将来结婚以后谁来做家务,她儿子回答:“当然是谁有时间谁做啊!”
看,这就是男性进化和不进化的区别,只有懂得家庭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维护好家庭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某个人的义务时,这个小家才能平稳运行呀。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些猪队友爸爸们活成摆设的问题呢?我想,一定要从转变爸爸们的观念入手。
首先,要明确,结婚,是两个人的实力结合,就像经济学家薛兆丰所说:“结婚,就是办企业,就是签合同,办的是家庭企业,签的是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双方一起拿出自己的资源,出来办企业。”
土豆番茄妈
做企业,和认新娘是绝对不一样的,不同的认知水平才会引导不同的行为,观点扭转先从这一步开始。
土豆番茄妈
然后,既然大家势均力敌,那么无论是照顾孩子,还是做家务,都是双方共同的责任,没有谁规定女人就一定要在家里洗衣服做饭,男人就一定要当甩手掌柜,谁有时间就谁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是一方的义务。
任何一个家庭,都不能仅仅靠一个人的辛苦付出来维持。家是港湾不是宾馆,妻子是爱人不是佣人,丈夫是亲人不是领导。夫妻两人应该是相伴相知的好搭档。只有在生活中,两个人互相体谅、互相合作,才有可能让日子越来越好。
所以,请所有的爸爸们,快快长大加油!
从此甩掉摆设的称号,真正成为为家庭里不拖后腿操心付出挡风遮雨的顶梁柱。
希望这一天,不要让妈妈们等待太久。
土豆番茄妈
虽然文章是吐槽爸爸的,但是就从我个人的视角来看,现在在外面带娃的爸爸越来越多了。
以前游乐场里,公园里,都是妈妈们陪着娃疯跑,现在发现很多时候,都是妈妈在后面不紧不慢的跟着,爸爸们在前面和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还有什么早教班,辅导班,兴趣班,外面等着接孩子上课下课的爸爸们,也比之前看到的数量多了不少。
我想,这和妈妈们孜孜不倦的吐槽爸爸们,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男人的脑细胞都是直线的,只要你不说出来,人家可能就真的是不懂不明白。
看来,吐槽还要继续,毕竟这是督促爸爸们成长的一种另类动力。
那么,今天,你吐槽了没有呢?
— END —
土豆番茄妈-最懂妈妈的倾听者
专注养娃资讯、夫妻关系、婆媳相处、好物分享。是倾听者,是朋友,是育儿道路上的同行者,是最懂妈妈们的人。
育儿路上有我,你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