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和成长经历,每一种成长经历对于自己来说都是一次挑战,都是一次重新构建新的认知体系。我们总是想要在这种成长经历中获得什么,我们也总是想要在这种成长经历中得到什么。曾几何时,我们希望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模式,但是被其它事项干扰,从而回归本来的自己。
在临床咨询过程中,有些来访者有幸福的童年,所以当他回忆自己童年时光,总是那样手舞足蹈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每一种笑容的背后都是一次难忘的愉快经历,因为那种东西是发自内心世界的,并且是难以被磨灭的。
有些来访者却显得比较暗淡无光,自己整个人的状态就不太好。当他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时,脸上的泪水总是那样轻而易举落下来。曾经的那些伤痛让他觉得自己无所适从,内心的伤疤再一次被揭开,非常非常痛,很难受。
所以说一个人的抑郁产生往往跟他过往的经历息息相关。当一些情绪被压抑,被压制,难免会产生一些隔阂,产生一些心理包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烦躁、郁闷、心烦等症状。从而出现一种抑郁的状态。
一位来访者曾经这样说道:在自己的整个读书生涯中,自己的心情是糟糕的,因为无论自己考试成绩是好是坏,父母给到自己的都是责备,而不是表扬,就让自己陷入负罪的漩涡中无法自拔。自己也尝试跳出原生家庭的束缚,但总是陷在其中,出不来,没有那种能量进行相应的抗衡。那时候比较小,就没有想到那些反抗,毕竟逆来顺受已经习惯。
在大学毕业后,自己终于开始工作了,可以开启自己的幸福人生了,但是童年的经历影响总是在自己的大脑中闪现,并且经常冒出心头,让自己内心躁动不安,无法安静下来。这些记忆经常性来干扰自己,从而让自己不知道怎么去处理,怎么去应对。长时间的干扰势必对自己的情绪产生很强烈的影响,加上自己的工作压力大,就产生了抑郁症状。
抑郁症状的出现,每个人开始都觉得没有什么事,过一段时间就好了,觉得就是一种情绪病,情绪过去了,就好了。殊不知长时间的情绪病累计,那就造成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内心痛苦、社会功能受损等症状的出现。从而形成抑郁症状,没有及时进行干预,抑郁症状会逐渐加重。
一个人的经历和遇到的环境对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是有影响的,这种影响度是潜移默化,是逐渐成就一个人的。当自己每天沉浸在痛苦的环境中时,整个人的心情就不好,看待很多问题也会出现一些偏差。认知的偏差和认知的歪曲都会对自己产生一种隔阂,产生一种封闭状态。
当一个人的童年经历遇到痛苦和磨难,那么在此后的人生中,多给予自己一些阳光和正面的积极情绪体验。遇到一件事,自己不开心了,焦虑了,并不是这件事带来效果,而是自身看待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就像之前的一个囚徒被抓了,于是蒙上他的眼睛,用小刀割了他的手指,手指在滴血,他能够听到声音。当他的血不滴下时,更换成滴水。没过多久,这个囚徒就死了。囚徒认为自己的血一直在滴,所以就认为自己失血过多,从而造成内心的极度恐慌,被吓死了。
让我们的经历变得丰富一点,在丰富的同时,能够让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持续性愉快。经历过就是经历过了,不念过去,珍惜眼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G98Xq3MBd8y1i3sJ15Z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