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厕改“改”出文明新生活
厕所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我县把农村厕所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来抓,以全县11个乡镇22个行政村为试点,梯次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效。
走进平城镇杨寨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新房,这些外观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住房,内里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些住户中间有108户的厕所进行了改造,任学斌就是其中之一。新改建的厕所虽然使用刚半个月,但是任学斌已经明显感觉到改厕带来的好处。
采访 平城镇杨寨村村民 任学斌:通过这个厕所改革了以后,现在有了这个排气筒,坐便封闭也严了,进去以后,臭味没有了,苍蝇干脆断绝了。
平城镇杨寨村作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国家级绿色村庄,一直以来,村庄建设都走在全县前列,但是厕所问题却一直是村里的老大难问题。此次作为改厕示范村之一,杨寨村在宣传力度、技术把关上下足力气,首批改厕的265户中已有108户开始投入使用,不仅改变了群众的认识,也加速了村里的规划。
采访 平城镇杨寨村村民 苏秀玲:以前我也不知道好不好,也没有见过改这个厕所,后来我去看了看人家改的很好,卫生也好,我说咱也弄上个吧。
采访 平城镇杨寨村党支部书记 赵永强:使村里的环境也得到了改善,统一建一个大型化粪池,把老百姓的粪进行二次利用回收,以后发酵,发酵以后通过有机处理,转化成有机肥,就更好地能服务咱的农业。
今年以来,我县选择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农林文旅康试点村、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村、乡镇政府所在地的村庄先行先试,通过多方努力,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 “一村一策、一户一档”和“分户改造、集中处理”的改厕方案,确定了“拆除院外旱厕+建集中连片联户厕式”、“院内旱厕通风改良+建费污集中处理站”的改厕模式。目前,我县在11个乡镇、22个村庄改建的3000座厕所,已有400多座投入使用,不仅极大改观了农村人居环境,也对促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全域旅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访 县农委人居办副主任 秦竹青:农村改厕工作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五大专项行动其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县已经开始启动,可以说,改厕的成功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质量,也会对我们全域旅游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来源:陵川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