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苏式园林私宅,拾韵江南,雅韵东方

2019-12-28     建E室内设计


任何一种建筑,

最初都是实用的。

它的美学意义是附加的。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

在实用性和美学之外,

它还会产生第三种意义,

那就是成为一座城市的精神符号。

苏州中企 · 燕回平门里位于平门故址之侧,与沧浪亭、拙政园等著名古典园林连成一区。立足于苏式传统文化与建筑景观的古意,中华企业秉承着匠铸之心,集结各领域最优质的设计力量加入此项目,将传统文化中的生活情趣与现代材料结合进行演绎,在现代场景下为我们营造了一处“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苏州古典园林式生活住区。

古代的文人雅士始终在入世与出世中辗转迂回,找到了“诗意的栖居”这个解脱之道,让家成为“心隐”的居所。由此,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是有意无意中的存心,是由骨子里的心气显示出来的外在追求,这种追求衍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手捧书卷,伴着青山和小溪,静谧的生活,像画中景儿一样。

在这个空间中, 每一条线,每一抹影,都有着书卷的气息,都在追求古人的那些自由淡泊的念想,守着高洁傲岸的品格。让现代都市中的人们也能像古人那样,在慢慢岁月里,持一卷书,顶一轮月,捻一棵草,抚一片叶,缃素为伴,诗意恒生,风烟俱净,一身安然。

/ 绘一幅画

小桥流水人家 /

客厅 餐厅

将暮未暮,一抹暖阳镀金沙。湖光山色、流水落花,沿河市镇、村舍人家,就这样,一幅《姑苏繁华图》铺展开来,山水成了诗人,草木成了舞者,笔笔都有生命,笔笔都有创造。

空间形成了山光水影,润泽一篇四季轮回的人生画卷,将光阴的辗转演绎成平凡烟火,定格在那里,悠悠灿灿,有一种恍若隔世的美,仿佛生了香,氤氲缭绕。

/ 倚一片竹

千枝攒万叶 /

活动室 茶室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竹子是苏州传统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竹子巧妙的造景给了空间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茶室作为主人在此以文宴友、会客、休憩的地方,大量运用了竹子干支及立体软纱叶艺术,清丽俊逸,无论是读书习字,还是吟诗作画,可谓无一处不用心,无一处不尽美。

/ 开一朵花

携一缕芳香淡淡 /

主人房

主人房的桂花图样艺术品,是空间中重要的一个造景意象,金箔与立体蓝脂相融的艺术手法,诗意的形态美学,体现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品味,更是生命的品味。

活动室以粉黛苏州为主题,呈现着文人雅士的美学形态。水墨十八昆曲美人图意向借助窗洞遮挡视线,不使所有一览无余,这种欲露先藏的艺术手法,本是造园艺术中的章法,此刻用在空间中,讲一个空间的故事。

/ 逢一只莺

自在娇莺恰恰啼 /

女孩房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女孩房流露着纤姿闺秀的春日风韵,画面灵动的羽毛刺绣与贵气的珍珠镶嵌,荡漾着一股秀美的生活气息。

/ 谱一曲歌

柔音婉唱,感触心肠 /

次主卧

用古文布列的琴谱,错落凹凸,犹如跳动的音符,是物象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及补充,字里行间,意义绵长。

/ 摆一尊石

波涛万古痕 /

中庭客厅

空间结构通体而洒脱,一俯一仰之间就有了气势,有了伟大与渺小的比照,因此也就有了冥思的意义和启发。

人与自然融在一起,隐约之间,山光水影,尽收眼底,犹如观赏山水长卷,意在向外,寄托深厚,显示出了苏州园林山水共存的场所范式和营造模式。

中华企业出于对居住品质的不懈追求,深入解析传统苏式生活的方方面面,遵循传统私家园林建筑规划,精研时代建筑演变,在坚持传统中式的意境前提下,精心考量每一处当代人居习惯。

用匠心打造了一座“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传统苏式私园府院经典,不辜负这片难得的土地。

项目名称:中企·燕回平门里

项目地址:中国 苏州

开发公司:中华企业

摄影:隋思聪

材料商/地产商/设计公司/空间视频

主编微信:18013312730

商务电话:15365133087
收稿微信:sheyi006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添加以上任意信息需标明来意)
本案由中华企业提供,为授权稿件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xbyTW8BMH2_cNUgda-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