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双流不少老地方渐渐被人们聚焦,
前来打卡的人数也是不断增加
今天要说的就是双流彭镇
彭镇很多老地方都是双流历史文化的侧影,
它能反映双流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图据 刘伟)
走进彭镇
恍然间你会发现自己
已踏进了“时光隧道”
(图据 熊军)
杨柳河
(图据 刘伟)
彭镇老茶馆
(图据王宏)
彭镇铁匠铺
(图据 杜娇)
老街棉絮铺
(图据 杜娇)
这样一个自带IP级流量
的生活美学地
在顺应潮流发展的路上
一个古今交融的槐轩书院
即将到来
(图据 刘伟)
“槐轩书院”项目
地处成都市双流区彭镇老街区内
设计理念:遵循槐轩书院史实典籍,重现形态格局,弘扬传统本土优秀文化。
遵循古镇空间肌理,避免大拆大建,因地制宜,展示川西建筑风格精髓。
遵循“通今致用”的原则,让建筑传承并创新,让业态适宜城市发展的需求。
(书院大门效果图)
挖掘和展现双流人文精神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彭家场城镇更新中的先期样板示范区
塑造双流区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
传习、游学基地
(图据 杜娇)
利用好彭镇现有的优势资源
保留和提升其自身特点
有机融入到新的城市功能中去
(书院大门沿街效果图)
灰瓦白墙砖木结构的建筑
像是30年前老照相馆的经典黑白作品
定格着永恒的记忆和岁月
……
(图据刘伟)
目前项目建设时序分为两部分
一期为书院核心部分
二期为书院配套部分
改造效果
它将带领我们穿越时光
与历史近距离对话
(槐轩书院——“豫诚堂”方案效果图)
简洁明快的建筑立面
朴素淡雅的格调独树一帜
无论是古朴的风貌,还是深厚的文化
对想要通过古老街道一触历史的人们
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
(槐轩书院——“尚友书塾”方案效果图)
留住文化根脉,并非单纯的保留
不仅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维护与传承
还要赋予更多人文气息
让历史“活”起来
棠湖中学的槐轩文化馆
走进这里
儒雅墨香袭面而来
在棠湖中学槐轩文化馆里
陈列着刘濖、刘沅和后人的
文学作品及书法
以及儒林刘止唐兄弟读书时的资料和典籍
彭镇老茶馆的槐轩文化讲堂
槐轩文化讲堂每月开展两次
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1月
给老百姓提供了解
双流发展历史的机会
极大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
双流编写《瞿上文华》
编写的《瞿上文华》是双流第一部区情教育读本,传承巴蜀先贤讲学论道之精神,传递正能量,为双流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2月21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明德书香·引领风尚”——四川省刘沅槐轩学传承创新鉴赏与研究系列活动在四川省图书馆举行,展出了30余件关于四川刘沅槐轩学的手稿、刻本、书画等珍贵精品文献,部分展品来自双流槐轩文化陈列馆也是第一次和大众见面。
古蜀双流成就了灿烂的文明
一代又一代的双流人
传承了古蜀先民的勤劳和智慧
形成了双流古蜀文明与现代文明
交相辉映的新气象
相信,不久的将来
更多双流的历史文化故事
将会被一一启封
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双流的魅力将不断提升
让这些承载着时光记忆的老地方有迹可循
主 编:鹏 哥
编 辑:佳 佳
新闻来源:空港融媒、空港科创集团
主办单位:中共成都市双流区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