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再强也要反抗!日军士兵不堪毒打,朝长官连扔3颗手榴弹

原标题:奴性再强也要反抗!日军士兵不堪毒打,朝长官连扔3颗手榴弹

凡事都两面性,战争也不例外。虽然沙俄输掉了日俄战争,却在无意间改写了历史。在日俄战争最为关键的一场战役中,日军“军神”乃木希典强迫士兵以血肉之躯冒着俄军强大火力冲锋,甚至还把自己俩儿子也逼上战场。这种被称为“肉弹冲锋”的战术对日军影响深远,缺少战略资源的日本从此彻底放弃了对凶猛火力的追求,转而过分强调士兵意志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

所谓的“作战意志”不过是把士兵当炮灰冠冕堂皇的说法,为了培养士兵的忠诚与顺从,日军渐渐开始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残酷规定:上级可以随意辱骂甚至毒打下级,下级只能忍受;下级越能忍,就是越忠诚。众所周知,二战中的日军,尤其是在太平洋战场上可谓是胜少败多,尤其是到了战争中后期,在美军强大的打击下更是经常溃不成军。

每当作战受挫或是颜面受损时,上级军官就开始找下级军官麻烦,下级军官又不敢当面发作,只能再找士兵撒气。虽说无缘无故被骂一通,换谁心里都不会好受,但在长期军国主义思想的洗脑下,日军士兵的奴性非常强,即便是被虐待甚至毒打,他们往往也能承受。因此,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循环:最终受气的往往都是士兵,久而久之,有些士兵心理就开始扭曲,忍不住想要搞事情了。

1945年初,日军在战场上全面溃败,几乎是败局已定了。然而日军高层却不愿接受事实,反而强行征召了数以百万计的部队。这些所谓的部队作战素质极差,日军高层根本不是把他们当军人培养,而是当成炮灰。其中有大量未成年人,本该是天真活泼的少年,正处于叛逆期。在当时,眼看局势不利,大多数日军军官焦虑无比,没事就找士兵发泄怒火,这些新兵则成了出气筒。

在九州地区的一个新兵营中,一个名叫清水敏的新兵实在不是当兵的料,他做啥事都比队友要慢一拍,这没少让他挨揍。他的长官经常想方设法地羞辱他,用粗木棒锤得他满地打滚。不仅军官拿他撒气,连被揍的“战友”们也抓住机会把怒火发泄到清水敏身上,虽然这名新兵表面上逆来顺受,实际上他早就受不了了。终于有一天,清水敏揣着3颗手榴弹,趁军官们不注意,全都扔进了军官休息室,结果有4名军官当场被炸死,虽然清水敏最后被枪决,但类似的事情却越来越多,愈发难以收场。

新兵阅历少,忍无可忍时大多采取极端手段,老兵则能造成更大的杀伤。在1945年2月爆发的硫磺岛战役中,美军投入各类舰艇500艘,飞机2000余架次,掩护6万士兵向日军发起进攻。日军抵挡不住,军官便强迫士兵发起自杀式冲锋,美军刚刚冲上海滩时,日军独立速射炮第12大队的士兵们就抱着炸药包朝美军扑去。美军损失惨重,转而用火力压制敌军,同时巩固防线。

此时,日军的火力跟美军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军官们又不断逼迫士兵去送死,很快就有士兵受不了了。有几名日军士兵向美军投降,为了表达诚意,他们决定替美军劝说更多的战友投诚。然而,这几个日本兵非但没能得逞,反而被拒绝投降的战友一通臭骂,还差点被乱枪打死。这几个日本兵本来就一肚子气,此时更是恼羞成怒,自告奋勇地要求充当美军炮兵观测员。

他们冒着日军炮火为美军带回了大量准确坐标,美军对这些坐标地点进行饱和打击,日军当场损失惨重。战后经粗略统计,因此而死伤的日军至少有一个营的兵力。投诚的日军观测员与美军炮兵配合默契,甚至超过了美军自己,实在是非常有趣。而在菲律宾战役中,饥肠辘辘又饱受殴打的日军士兵更加极端,军官白天打骂了他们,他们夜晚就把军官杀了,做成烤肉果腹。

二战末期,日军内部可谓是非常热闹,士兵对军官忍无可忍,甚至不惜相互开火。然而在一次次的冲突中,“有性格”的、不堪奴役的那部分士兵遭到铲除,剩下的都是那些甘当炮灰的、奴性较强的士兵。这些士兵顺从到了啥程度呢?1945年8月,美军在拉包尔群岛接受日军驻军投降。日本兵排着长队依次交出武器,自己动手搭建战俘营,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而当时负责监督的只有3名美军士兵;在西伯利亚战俘营,苏军也忍不住感慨:“德军战俘们时刻都有乱七八糟的想法,而日军战俘只是老老实实干活,温顺得简直像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