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舰甲板安反舰导弹,苏联独爱的特殊设计:其实背后充满了无奈

2019-11-25   军迷哨所

说起苏联时期的海军,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估计和我一样,“简单粗暴”成了苏联海军的代名词。实际上,整个苏联的军队体系武器装备中,几乎都是这种现象。不仅仅战斗民族简单粗暴,武器装备亦是如此。冷战时期,苏联为了追求武器装备威力的最大化,各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武器装备在这一时期诞生。说先进谈不上,就是威力大,杀伤性强,足以撼动美国的霸权地位,威胁整个欧洲的安全。

特别是海军,苏联时期的海军,各种粗狂的武器装备曾让美国人畏惧三分。基洛夫级核动力战斗巡洋舰更是如此,动力使用核动力,吨位高达2.5万吨,整个军舰几乎能放导弹的地方都放导弹,各式各样和五花八门的武器,能塞就塞,威力越大越好,射程越远越好,这就是苏联海军的设计理念。以至于到了今天,基洛夫级核动力战斗巡洋舰依旧有着“武舰库”的威名。大吨位,大航程,大量的反舰导弹,使得基洛夫级核动力战斗巡洋舰足以单挑一支满编的航母战斗群,美国海军任何一支航母战斗群都不敢招惹。

苏联时期的航空母舰同样是如此,实际上早期苏联设计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它们将其称之为“重型载机巡洋舰”,从字面意思进行理解,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能够搭载舰载机的巡洋舰。在苏联早期的航母上,几乎每一个型号都安装了大量的反舰导弹,直到库兹涅佐夫元帅级航空母舰也是如此。包括今天我们服役的辽宁舰,设计之初在甲板中间同样安装了大量的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只不过最后被我们拆除,放弃了这种鸡肋的设计。因为在今天的航母里,这样的设计除了占地方,实际上并不能发挥多大的作战效能。

“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上,苏联原计划是在甲板上安装12个“花岗岩”重型反舰导弹的发射装置,“花岗岩”反舰导弹是冷战时期威力最大的反舰导弹,它的射程达到了550公里,可装备750千克半穿甲高爆战斗部或500千吨TNT当量的核战斗部,最大飞行速度高达2.5马赫。只需要一枚即可使一艘万吨级巡洋舰丧失作战能力,重创一艘10万吨的航空母舰。所以在当时,这种另类的设计,使得“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同样具备强大的反舰能力,不过时间证明,这种另类的设计对现代航空母舰的发展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直到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苏联才摒弃了过去航母上必须加装反舰导弹和设计,然而很遗憾的是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最终并未实现就胎死腹中。

而苏联之所以喜欢在航母上安装各种反舰导弹,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为了通过舰上的反舰导弹,为战略武器作掩护。同美国海军比舰载机作战水平,苏联在这方面则要弱得多,这也体现出了苏联海军时期航母发展的不足,只有通过这种另类的设计来进行弥补。

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发展几十年,之所以不走苏联的路子,其实谁都很清楚,航母是常规远洋作战的终极武器平台,只需要高航速、高防御、超大的机库就行了。它不需要担任反舰和防空的能力,只需要保存一定的防空能力即可。因为它本身的作战能力来自于舰载机,而不是自身。

到了今天时间各国拥有航母的国家同样走这条路线,只有提高航空母舰的排水量,提高舰载机数量和作战能力,提高舰载机的搭载能力以及优化内部空间,才能适应当今海军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