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营第899厂建成投产

2019-07-17   宜宾日报

国营第899厂老厂全貌。

历史现场

1970年12月,国营第899厂新建竣工,正式投产。工厂是中国西部综合性磁性材料及元器件专业生产厂,国内高档铁氧体永磁材料生产基地。

事件回溯

1965年10月,四机部(电子工业部)决定建设磁性材料及器件生产、研究的“三线”体系,将四机部直属的799厂磁性材料与器件车间和产品设计所的磁性材料与器件研究室全部分出,作为建设班底与国防科委直属的11研究所磁性材料与器件研究室、15研究所矩磁的研制生产部分全部搬迁合并,在宜宾建设一个“厂所结合,以生产产品为主,以厂养所”的综合性的磁性材料与器件厂。工厂定名为:国营金川无线电器材厂(第二厂名),厂名代号为:国营第899厂(第一厂名)。

1966年2月,899厂在邻近宜宾市白沙湾的老龙沟(时属南溪县管辖)动工建设,于1970年12月建成投产。

在兴建899厂的同时,四机部同时决定对在宜宾的老军工企业国营第799厂(第二厂名为国营红星无线电器材厂)进行改扩建,并将其列为三线建设重点工程。

事件延伸

国营第899厂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1984年后划属地方管理。

1996年,被列入四川省首批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随后改制为国有独资的四川金川电子器材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改制为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原部属四大磁材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前,公司在品牌、规模、人才和技术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属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并先后5次荣登中国电子元器件百强企业之列,金川品牌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都享有较高的声誉。

公司永磁、软磁生产线先后经历了“六五”、“七五”和“八五”期间国家和部省级3次引进技术改造,产品先后为录音机、彩电、冰箱、计算机等家电产品国产化和摩托车、汽车及工业自动控制用电机配套,多次荣获国优、部优和国家级新产品称号,有40余项重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初步形成永磁铁氧体元件、软磁铁氧体元件、器件三大拳头产品,拥有如上海大众、深圳华为、四川长虹等一批世界知名客户群,产品先后销往美、欧等10余个国家和台湾地区。

本文由李欣岭 宜宾日报记者 刘婧 整理

(本文史料内容由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宜宾市地方志办公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