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冬至 爱满校园——区属学校积极开展冬至主题系列活动

2019-12-20     教育通讯

文章来源:湖滨教体微时讯

过冬至 幸福至——三门峡市幼儿园冬至节气活动

冬至

十二月二十二日

冬至

dong zhi

冬/至/时/节/到

冬至(英语:winter solstice),又称“冬节”、“贺冬”,与夏至相对。冬至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今年的冬至则是在本周日哦~

在我国古代,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除了祭天祭祖外,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风俗,南方地区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但现在不是每个中国的小孩都知道冬至节的。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温馨,丰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习俗正在被人们淡忘和简化。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习俗,感受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三门峡市幼儿园于12月20日开展了“过冬至 幸福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01

冬至我知道

早上9:00各班老师先给孩子们讲解冬至的来历,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习俗及节日意义。老师通过生动的图片向孩子们展示饺子的形状,并示范制作饺子的步骤,孩子们睁大眼睛仔细看着,追随着老师的动作,默默寻思着自己将要做的饺子的样子。

冬至

十二月二十二日

02

开心包饺子

伙房的师傅们为孩子们准备好了彩色蔬果面团和馅料,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体验。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卷起衣袖,学着老师的样子,洗净了小手,和老师一起动手擀饺子皮,包饺子,共同分享劳动的乐趣。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包饺子的认真劲儿,像个小大人一样,充分展示了他们的童真童趣和想象力。

03

香香的饺子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彩色饺子在一双双小眼睛的期待中端上了餐桌,孩子们吃着自己包的香喷喷的彩色饺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为严寒的冬天增添了一份幸福和温暖。

此次“冬至”主题活动的开展,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乐在其中。这次活动带来的不只是美味的食物,更让孩子们感受了传统节日的氛围,真切的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得到传承。

冬至

十二月二十二日

最好吃是饺子 最温暖是集体 ——高庙乡中心学校浓情冬至活动侧记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历来冬至都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

2019年的冬至到来之际,高庙乡中心学校所属中小学、幼儿园全体师生把“冬至”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等形式进行渗透。全体教师在课余时间来到伙房,自己动手摘菜、和面、擀皮、拌馅、包饺子,煮饺子……顷刻间从教学能手化身包饺子高手。用在校住宿了整整一周的孩子们的话来说“好吃不过饺子,温暖不过集体”!

大安小学:让节日有温度 做冬天的“ 主 jiao ”

在寄宿制小学里,大安小学的孩子们从四年级就开始寄宿住校,整整一周都在老师的陪伴下度过的。校领导特别关注寄宿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每一个传统节日里,都会周密安排,暖心部署,给孩子们一种归属感、集体感,让他们真正把这个生命的落点当成家。在这个冬至里,老师们大显身手,大家一起烘托节日气氛,营造温暖校园环境。

12月20日早上课间操,大安小学进行了迎冬至“今年冬至 你是主角”活动的启动仪式。负责人张旭东老师为孩子们讲了冬至这个节日是数九寒天的开始,要求同学们在冬日里更要注意“科学洗手、文明咳嗽、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加强锻炼”号召孩子们利用冬训增强体质,和流感抗争,把流感拒之门外。还鼓励孩子们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利用本学期的最后时光让身体强壮与学习智慧共生,把学习成绩也搞好。

中午,老师们把煮好的饺子送到孩子们的餐桌上,大家快乐地分享着热气腾腾的饺子,感受着集体的关爱和温暖,六年级的孩子不禁感叹“好吃不过饺子,温暖不过集体”!

黄底小学:温馨迎冬至 情暖学子心

海拔800千米的魏巍高庙山顶,黄底小学像一颗明珠镶嵌在黄底村边。在这所小而美的农村小学里,孩子们全部在校就餐,老师们都有一颗慈母心,一份慈爱情。学校把二十四节气的认知作为综合实践课程进行开发。老师们开辟出劳动实践基地,引领孩子们根据节气和农时,动手种下农作物,应季收获“幸福果”。

今年冬至要到了,中心校长准时集合孩子们,为他们讲述冬至的季候变化和农事特征。全体老师们在伙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忙碌,把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了孩子们的餐桌,师生共进午餐的美好时光里,这样的冬至更能暖心。

大安中学:情满冬至珍惜芳华 铸就精彩

“冬至,预示着天地阴阳转换、修身养性和安稳渡过严冬的关键节气。”在大安中学的班会课上,班主任宁小兵正在讲述冬至节气的注意事项。各班的班会课异彩纷呈,为学习们普及了冬至知识。

大安中学历来重视学生对中华传统的学习和渗透。学生在校的每一个传统节日,大安中学都会组织学生以学习的方式举行一次主题班会,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等。也会以活动的方式传递出这个战斗力强、凝聚力大的中学集体的温暖。高庙乡大安中学的老师们一改往日的严肃,挽起袖口,一起动手为孩子们包起了饺子。

大安中学的冬至包饺子活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互动性,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活动现场气氛浓烈,欢笑声此起彼伏。本次活动,既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感情交流,营造了和谐的氛围,让大家在这个寒冷的冬天感受到身处集体的温暖和愉悦,又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当老师们把煮好的热饺子端到孩子们的餐桌上时,孩子们雀跃的同时,心里一定会有一颗“ 珍惜芳华 铸就精彩 ”的种子在萌发。

高庙中心幼儿园:传承冬至情 飘香饺子味

高庙乡中心幼儿园的全体教师和幼儿为了进一步弘扬民俗文化,继承传统习俗,进行了“浓情冬至 飘香饺子”迎冬至包饺子活动。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冬至节的来历,讲述了冬至的故事以及冬至的传统习俗。

包饺子开始了,孩子们跃跃欲试,从面团上取下一小块面,小手飞快的搓着,一会儿工夫孩子们已经做出大小不一的面皮,随着大家的努力,一个一个形状各异的饺子出来了,大家都乐在其中,场面十分热闹。

在共同包饺子的过程中,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提升了孩子的专注力,体验了劳动的快乐。本次活动,孩子们既了解了冬至的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更体验到了中国传统习俗的独特魅力,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在孩子们身上不断传承下去。

高庙乡中心学校:共同擦亮我们的教育品牌

“做有温度的教育”是一种理念。高庙乡中心学校把这种理念深入人心,在高庙乡中小学、幼儿园时时传递,各学校领导和老师用情怀做教育,做有温度的教育,共同为擦亮高庙乡的教育品牌努力着,相信明天会更好!

交口中学:温馨冬至节 浓浓师生情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重要组成,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北方的人们在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历史悠久。在冬至日即将来临之际,为了给全体师生带去冬日的温暖,12月20日早上交口中学组织全体无课教师欢聚一堂,亲手包饺子,感受冬至文化。

虽然气温偏低,但老师们毫不畏惧,大家聚集在一起“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准备工作做好后,老师们个个争先恐后地揉面、搓条、切剂儿、擀片、填馅、包捏,不一会儿一个个的饺子如珠落玉盘。整个活动过程中,大家话家常、谈冬日感受,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上午第四节课上课后,无课教师把精心制作的饺子下锅,等待同学们放学为孩子们奉上热腾腾的饺子,带去冬日的祝福。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饺子热在身上,暖在心里。

冬至日包饺子活动的开展,增进了师生间的深厚情谊,缓解了老师、学生的期末备考压力。交口中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丰富师生校园生活,促进我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李鹏辉、李文波)

磁钟中学:浓情冬至 其乐融融

冬至将至,为丰富教师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增进教职工的团队归属感,12月20日上午,磁钟中学的教师们各显身手,开始了一场热闹的包饺子活动。

上午第二节课刚下,无课教师便紧张地投入到各项工序的准备中。青翠的韭菜、金黄的鸡蛋,肥瘦相间的淡红色肉馅,在各种调料的浸润下,散发出淡淡的香味;红的皮、绿的皮在女教师的擀杖下左右翻飞;包饺子的男教师们也不示弱:上馅、快速将饺子皮折齐整、轻轻一捏,一个个灵动的月牙饺子立起来了。交流着、欢笑着、锅里的水沸腾着,好不热闹!

一盘盘大小匀称、紧实饱满、冒着热气的饺子出锅了,晶莹剔透的皮儿,沁人心脾的香味诱惑着你,咬一口唇齿留香,其味回无穷,其乐也融融。

冬至包饺子,不仅让老师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温暖,更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使学校成为教师们和谐的“大家庭”, 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杨家沟小学:冬至节吃饺子 校园里暖洋洋

12月20日,杨家沟小学为迎接冬至节气,开展了以“开心包饺子, 快乐过冬至”为主题的活动。

上午十一点,材料准备就绪,各位老师开始忙碌起来,窗外寒意袭人,屋内却是热闹非凡、欢声笑语。看着一笼笼别出心裁但都裹满爱意的饺子,看着一张张挂满面粉但都笑容灿烂的面容,别样的冬至喜庆连连。

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一盘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上了桌子。老师们在一起品尝着自己动手包出的饺子,不仅感受到了快乐,放松了心情,还增进了大家之间的感情,拉近了彼此的心,使大家感受到了杨小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与温暖。

午饭时间,老师们为可爱的孩子们端上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孩子们吃着饺子,感受着冬至的气氛,一张张笑脸洋溢在可爱的脸上。零下几摄氏度的天气,却被这个充满爱的校园包围得暖洋洋的,每一名师生脸上都洋溢着温暖幸福的笑。

情系冬至 爱满校园——交口乡中心小学开展冬至包饺子活动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民俗专家表示,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民间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12月20日上午,交口乡中心小学无课老师早早来到餐厅,开始摘菜、洗菜、切菜、和面、拌馅儿,室外寒气袭人,室内温暖如春,大家集体动手,其乐融融。

我们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饺子馅、饺子皮等其他东西,然后和餐厅工作人员一起把场地布置好,看!女教师们个个心灵手巧,男老师们手艺也不错。在谈笑间,一个个饺子造型优美的排列起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团结友爱的氛围沁暖人心,如家一般温暖。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宣传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更展现了老师们的活力,提高了大家的幸福指数,增强了团队凝聚力。美丽交小,情系冬至,爱满校园。

温情冬日 情暖冬至——交口乡中心幼儿园(市幼儿园分园)冬至活动报道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不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为了让幼儿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了解冬至的风俗习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体验劳动的快乐,交口乡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以“温情冬日,情暖冬至”为主题的活动。

关于冬至的故



事。

我园各班分别开展了冬至主题教育活动,让小朋友们了解了冬至的由来及习俗,体会天气冷热交替,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

冬至儿歌齐朗诵。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饺子不能少。

此次活动还邀请家长走进班级,和孩子们一起包饺子,共同欢度这个中国特色的节日。

弘扬传统节日的主题教育,传承文明、陶冶情操,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通过此次活动,宝贝们在体验我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同时,还享受到幼儿园大家庭带来的特别的关爱与温暖,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孩子们的身上得到传承和发扬。(曹晓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ceuJm8BMH2_cNUgSd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