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获得“编制”有多重要?过来人的经历,说出实情

2019-09-18   学习印记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毕业生越来越想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于是考取教师资格证,成为一名老师,就成为很多大学生正在做的事情。不过,大家也应该知道,成为一名老师,并不意味着将来就不会失业。因为老师也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公办学校的有编制的老师、民办学校的老师、教育机构的老师等。

这些各类的老师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别:即有编制的老师和非编制的老师。因为这两种老师性质的不同,导致待遇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福利,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可以有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编制的老师几乎没有失业风险

有编制的老师一般都是通过教师考试录取的,工资都是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都是由国家财政进行拨款。总体来说,工资是有保证,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被开除,一直可以到退休。而非编制的老师,一般都是由学校临时应聘的人员,工资都是由学校支付,一旦学校的招生发生变化,或者是学校进行调整,需要裁员,那么,没有编制的老师很容易就会失业。

二、有编制的老师可以调动

由于自身工作的原因,很多老师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动。如果是有编制的老师,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工作的调动,依然可以保留自己的“编制”。没有编制的老师,一般都是与学校签订合同,如果工作需要调动,那就需要与学校解除合同,才能够到其他地方任教,而且还需要重新签订协议,商量工资、上课时间等问题。

三、有编制的老师,退休更有保障

有编制的老师在工作期间,都会由国家统一缴纳五险一金,而且中间也没有中断。退休后,则可以根据相关的职称,每月拿到相应的退休金以及相应的医疗服务,可以说是相当的有保障。而非编制的老师,如果在工作期间,出现过与学校解除合同或者是没有一直缴纳五险一金等问题,都有可能会影响到退休以后的养老金问题。

以上三点,就是小编从无编制老师变为有编制老师的感悟。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获得编制才能更放心地工作,不用担心将来会被解聘的问题。因此,通过教师招聘考试,是很多老师身份转变的关键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