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学生抢着上的这堂课,授课内容竟是这些

2019-12-16   爱义乌

只用一种原材料——竹子,就可以编出鸟笼、蝈蝈、扇子等精巧的小物件。大陈镇溪后村的村民楼长流,就是有着这门绝活的竹编手艺人,在他手里,竹子有了各种神奇的变化。

竹编手工兴趣课上,楼长流正在为楂林小学的孩子们演示如何扎竹子,短短几分钟,一只简易版的麻雀就成形了。

楼长流从事竹编已经将近六十年了,他的手艺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楂林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傅佳琪表示,以前根本不知道竹子能编出这么多东西。

楼长流

去学这门手艺,是因为当时家里穷,扎箩筐这些工具,可以派上许多用场。

由于附近盛产竹子,发展出许多竹编技巧,竹编师傅将竹子编织成各种工具或装饰品,过程听起来像穿针引线一样容易,其实要驯服这些细软而有弹性的竹片并不简单。

楼长流编织一个塔篮,往往要花四五十天的时间,复杂的工艺和工业商品的兴起,让这门手艺渐渐淡出人们视线。

楼长流

竹编这门手艺已经不赚钱了。现在打工都好几百一天,做竹编挣不了那么多钱,但是这门古老的手艺如果传承不下去,我总觉得非常惭愧。

楂林小学专门开设了竹编兴趣课,请楼长流现场教学,结果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学校还建起了一个竹艺馆用来陈列学生的竹编作品。

楂林小学美术老师虞一清告诉记者,通过学习竹编,学生们可以认识到竹子的多功能性,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产生兴趣,增强动手能力。

对于楼长流来说,在授课的过程中他看到了竹编手艺传承的希望,也收获了传授技艺的成就感。他希望竹编工艺能成为一种文化,从制作工具变为编织艺术品,在未来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楼长流表示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竹编的手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你感兴趣吗?

本文由爱义乌编辑报道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来源 | 义乌市融媒体中心《同年哥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