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对于电影行业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
在这一年观众见证了《复联4》《狮子王》进入了影史票房榜前十,看到了《流浪地球》《哪吒》的现象级爆发,也目睹了《终结者》《黑衣人》《X战警》等老牌IP的没落。
《复联4》勇夺影史票房第一
不过,要说到其中最特别的电影,还是那部夺得了金狮奖,以5500万美元的成本在全球夺得超过10亿美元票房的R级片。
这部电影,就是豆瓣评分高达8.7的《小丑》。
《小丑》
大多数高评分或者受到观众喜爱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影片宣扬的核心都是希望。
或许电影的故事是悲剧的,但从中依然能看到诸如人性的光辉、世界的温暖等正能量的东西。
高评分的电影不少都是宣扬希望的
但《小丑》不同,这部电影通篇都是负能量,在里面你几乎找不到任何阳光向上的人、事甚至是细节。
当然,一部电影优秀与否并不是由它想表现的内核决定的,正负能量的区别只在于受众,即便是宣扬正能量的电影也有很多烂片,而负能量的电影也有警醒世人的价值。
警醒世人
因此,在观看《小丑》这类电影时,最忌的是将自己代入到影片里的主角或主角方任何一员,你可以因为电影里主角的某次遭遇跟自己相似而感同身受,但并不代表你必须认同他诠释的价值观。
所以,《小丑》其实并不适合心智尚未成熟,处于成长期、叛逆期的群体观看的,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容易教坏人”。
心智未成熟的群体三观尚未完整,容易被文化输出教坏
当然,这并不是说《小丑》的观影门槛高,优秀电影的一个特性是通俗易懂,但每个人看完甚至是二刷三刷都能从中看出不同的东西。
因此,有的人看《小丑》为处处遭遇不公的主角亚瑟鸣不平,有的为电影中哥谭市的世态炎凉感到失望。
而小赛在这部电影看到的,则是一个“屠龙勇士本为龙”的故事。
《小丑》里的哥谭市,不能说是完全腐败,但绝对是一个让居民不省心的地方。
哥谭市的街头
以电影中的描绘来看,这个城市由有财有势的上流阶层所掌控,他们占据着城市大部分的资源与权利,但由于经济萧条以及这些上流阶层并没有解决哥谭市诸如经济、就业等众多问题,而导致底层民众的怨恨日益加深。
其实,这种“权利由一档人掌控甚至垄断,而另一档人只能处于下位,并且只能遵守权势人所立下的规则”的环境,哥谭市并非特例。
主角亚瑟道出哥谭市的面貌
或者换句话说,这座城市只不过是一个投影 ,大到国家,小到学校里一个班级,都有可能是“哥谭”。
但有意思的是,哥谭虽然是电影故事发生的地方,而且影片也花费了很多篇幅在这个城市身上,但站在这个舞台上的主角并非是男主亚瑟。
这只是假象,舞台上的主角并不是亚瑟
哥谭的主角其实只有两个,就是“小丑们”与“韦恩们”。
哥谭是一个阶级对立情况相当严重的城市。
掌控着城市大量资源与权利的,是以托马斯·韦恩为首的上流阶层,他们的生活与哥谭底层的普通民众可以说是两个世界。
托马斯·韦恩
但事实上,托马斯等人并非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一个社会,有穷人自然就有富人,有底层的普通百姓自然就有能掌控资源的上流人物。
哥谭的底层人民之所以如此痛恨托马斯等人,经济萧条而这群掌握权势的人无作为或作为不够,导致他们生活艰难是一个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其实是他们仇恨这些生活得比自己好的人。
这不是单纯反韦恩,而是反所有富人
在电影中段,男主亚瑟在地铁上枪杀了三名韦恩企业的员工,接着得到了哥谭广大底层民众的拥护,看起来好像这群人以为亚瑟唤醒了心里的意识,于是一起戴上小丑面具反抗残暴的上流阶层。
亚瑟杀人之后,哥谭市很多底层民众都戴上了面具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或者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人会相信一群带着小丑面具在街上搞暴动的人,在他们打倒了托马斯这群上流阶层以后,能让哥谭市变得更好吗?
或者再直接一点,街上的这群小丑们想的,是要改变哥谭这个社会构成吗?
你们,相信他们吗?连真面目都不敢露出来的人
实际上,在打倒韦恩们以后,倘若小丑们没法完成接替,那就会有新的韦恩们出现接过这个位子,倘若小丑们成功取代了韦恩们,那他们也会变成新的韦恩。
这个社会结构不变,就算将韦恩们换成小丑们甚至是其他阿三阿四们,哥谭都仍然是哥谭,不会有任何变化。
仿佛看到了新的“韦恩们”
屠龙勇士不一定是屠完龙以后才化身成龙,也许他们本身就是龙,但只不过没有之前那条龙的运气好而已。
而恶龙们在意的,其实只有自己以及自己的财宝。
男主角亚瑟,初看电影时很容易会对他有两个误区印象。
经济萧条
第一,他是因为遭遇生活的种种不公所以才堕落黑化成“小丑”。
第二,他是哥谭的“小丑们”的精神领袖。
事实上,亚瑟的确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倒霉蛋。
他患有紧张或者高兴就忍不住发出大笑的怪病。
突然大笑
他在街上搞广告都会被小流氓揍一顿。
被殴打
他是被母亲领养的,而且母亲在他小时候一直虐待他,之后又欺骗他托马斯·韦恩是他父亲。
亚瑟发现自己身世秘密
他还被自己一直喜欢的主持人当作节目上的笑料调侃。
亚瑟跟主持人翻脸
看起来,亚瑟生活得非常艰苦,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黑化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但促使亚瑟堕落的真正核心原因,并不是因为生活中这些不顺心的事,人生在世,哪有事事都如意的?即便是现实生活中,受到更大打击但最后仍然能挺过来的依然大有人在。
说到底,其实是亚瑟自己的心理问题。
这里在电影里也有表现,亚瑟第一次杀人时,面对最后一个被杀死的人他直接把枪内所有子弹打光。
连射杀人
而之后在厕所翩翩起舞,显然是杀人让他感到身心愉悦。
显然,杀人让亚瑟获得快感
在面对心理医生时,他的一番话信息量很大,要注意的是这番话是在他杀人之后说的。
全世界都注意你了,你才确定自己的存在?
人们开始注意到他,一群人戴着小丑面具称他为英雄,新闻台对地铁杀人的事各种报道,这些让亚瑟感觉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只有杀人这种事,才能亚瑟得到世人的关注,才能让他感觉到自己仍然还活着。
亚瑟是一个病人
但事实上大家都知道,除非你是公众人物什么的,否则社会上大多数的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想获得大众关注是不可能的,俗话也有说“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地球没了谁都是一样转”。
不过,显然这句话不适用于亚瑟。
所以说,亚瑟最终堕落成为小丑,更大的原因是他自己本身的问题,哥谭只是一个诱因,即使亚瑟活在正常的城市,只要哪天他自己感觉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他依然有可能会堕落。
亚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即使到哪个城市都一样
同样的,在这部电影里面,亚瑟做任何事的出发点其实都是自己。
除了上面所说的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外,在上默里主持人节目时,亚瑟也为“自己”不受任何人注意而感到愤愤不平。
注意,亚瑟的话焦点都是“我”
换句话说,亚瑟想到的其实只有自己,因此不是他想当小丑们的精神领袖,而是小丑们需要他当他们的精神领袖。
事实上,即便是亚瑟被小丑们称为英雄的那件事,就是上面说到的地铁杀人事件,当时的亚瑟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这点“小丑们”不知道吗?当然不知道,但就算他们知道,他们也依然会将亚瑟粉饰成一个“为了他们而反抗上流阶层的英雄”。
小丑们需要一个亚瑟
为什么?因为“小丑们”需要这么一个领袖,至于亚瑟做这事是为了什么,目的是什么,对他们来说都不重要。
同样的,就算没有亚瑟,在不久以后,他们也会找到另外一个人来做这个精神领袖,而当有了这么一个精神领袖带头之后,小丑们只要将信仰寄托在他身上,就可以完全没有负罪感地在街上扔汽油弹,抢劫,搞暴动甚至杀人了。
暴动
在这个屠龙故事中,亚瑟是男主,但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只是两个恶龙团体里其中一个所推上台面的“标志”而已。
世界上有很多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小丑》里的哥谭市就是如此,而这些无光之地往往会孕育出很多危害性极大的人、事、物甚至是体制。
这些东西,是现实中人们最需要避免发生的,这也是《小丑》给人们的一种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