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半,国庆档的影片评分也都陆陆续续的出来了。
目前《我和我的家乡》以7.5分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7.1的《姜子牙》。票房上,倒是后者略胜一筹,截止发稿时以9亿出头领跑,不过的单日票房已经被前者逆袭,估计这两天总票房被超也是在所难免了。
其实自从上映之后,《姜子牙》一直算是国庆档的话题担当,评价上呈两极状态,有人夸它是画面好、格局大、成熟度极高的惊喜之作:
也有人吐槽它剧情差、很无聊、强煽情,简直一文不值:
秉持着看电影这样的事道听途说不管用,还得自己亲自来的原则,昨天和朋友赶了个晚场终于把它给看掉了。
观后感大概是:可以,也有必要。
之前写前瞻的时候就说,虽然对于《姜子牙》满怀期待,但实际上还是相当担心。一是担心面对被《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拉满的期待感和审美高度,《姜子牙》有没有进步,这些进步又是不是足以应对;二是担心,《姜子牙》作为封神宇宙的开篇作品,如何在保证厚重感的同时,满足前作带来的全年龄段受众,权衡二者。而如今看完全片,个人觉得就这两点而言,《姜子牙》的表现算是可以的。
我是会有剧透的分割线
技术效果上的提升较为明显,无论是宏大的场面亦或是人物的细节,《姜子牙》的进步肉眼可见。印象最深刻有二,一是姜子牙登天梯,领师尊之命诛杀妖狐的大场面,无论色彩与构图是都想让人尖叫的水平;二则是申公豹与姜子牙交谈时的微表情,将之内心的变幻展露无疑,大概是真人演员演成这样会被表扬演技好的水平;
至于剧情上的,我们混在权衡受众这一点里一起说吧~
相比《大圣归来》的寻找自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我命由我,《姜子牙》的故事格局有了很大提升,不但主人公姜子牙所执着的东西从小我变成了大我,还在背后隐藏了一个关乎权力争斗阴谋的真正主旨,这也让《姜子牙》相较一个全年龄层的电影更像是一个纯粹的成人故事。
影片故事发生在姜子牙以仙界师尊大弟子的身份率领众神前往人间讨伐纣王、抓捕狐妖之后,行动成功,师尊命其诛杀妖狐,完成即可获封众神之长。姜子牙欣然领命,却在诛杀瞬间发现狐妖身内藏有一个无辜灵魂,因此拒杀狐妖,随即被贬至北海反省,想清才能重新封神。
这一反省就是十年,十年之后姜子牙遇到了自己在狐妖身体内看到的无辜灵魂,且在几经周折后搞清了她的身份,随即请求师尊救救孩子。师尊破天荒的给了回应,但回应也挺破天荒:叫他断善。至此也算是彻底点出了于姜子牙个人的矛盾点:究竟是“杀一人救苍生”还是“牺牲自我救每一人”。
电影大多数戏份都围绕着姜子牙的纠结与觉醒进行,但千万不要只关注这一点,藏在背后的争夺其实更加精彩,这也算是与《封神榜》原著某种程度上的呼应吧。
在《姜子牙》的世界观里,天、人、妖三界并无从属、上下级关系,但为了争夺权力、统治三界,师尊先与狐妖暗自结盟,然后假借狐妖祸乱为由,插手人间之事,待到功成又火速反悔,一条宿命锁一头拴狐妖一头拴冤魂,让他们一同坠入黑暗不得超生,巩固了统治地位。
而如今,姜子牙以一个悲悯的救世者身份觉醒,上天质问师尊,看似弄清了狐妖谜团,解决了自我矛盾,实际上仍不过是天界的一枚棋子,且是在他觉醒的那一刻已经成为弃子的棋子。
因为所有人都在关注姜子牙本身的关系,很容易就忽略掉了狐妖一早就提到的姜子牙无非局中人、忽略掉了是师尊引姜子牙去所谓归墟、忽略掉了很久不出现的神鸟和神鸟唯一的操控者师祖以及姜子牙明明解救了众生,最后却只能被困于囚牢的无力结局——天界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幕后操盘人,且天外有天。
有这一明一暗两条故事脉络,让《姜子牙》比之前作品更加丰富的同时,也为后续作品撑起了足够的空间建立更多的架构。而为了不让故事过分的压抑和沉重(也是之前说到的权衡),片方尽可能的做了不少调整。比如,让姜子牙是个强迫症大叔、四不像粘人护短的属性以及申公豹口嫌体正直外加满满的中二魂等等,算是极尽可能的去讨好更多层面的观众了。
行吧,好评说完,缺点来了。
影片的基础故事,也就是姜子牙与狐妖之间的追逐缠斗说实话是有点虚的,尤其后半段感觉埋线太多开始逐渐走向崩盘。另外,即便算是半个公路片,但大部分节奏、情节全靠台词推进,也让故事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除了这些故事情节、架构上的问题,影片的BUG也挺多的。先是无辜的小九,因为长了狐狸耳朵,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会被追杀,她一个人一路躲躲藏藏、打打杀杀连躲带藏的跑到北海,性格或许应该更加封闭且坚毅,即便后期放下防备,逻辑上也好像也不该呈现出过多幼稚的姿态;
之后是四不像和申公豹,他俩是起到调和作用了,但人物线真的很淡薄,几乎只为了服务姜子牙而存在。四不像基本就是个小宠物,带着它薛定谔的神力,说帮忙就帮忙,说牺牲就牺牲,说煽情就煽情;申公豹呢,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姜子牙缺人手了就上线,不缺就立刻消失,让人怀疑他的存在就是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光做舔狗没结果!
行啦,感觉也说的差不多了哈~总而言之,就我个人而言《姜子牙》优缺点明显,虽然综合起来只能算是个【可以】的水平,但还是值得一看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