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近年来,城东区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行动指南,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坚持把“两个绝对”具体化作为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思想方法和实践载体,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以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和谐东区为总目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努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幸福西宁绿色“东大门”。
开花结果
重点项目落地
近年来,东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1项,计划投资177亿元。
2017年,东区在“城洽会”签约项目为伊方锦小区、恒御新城东片区、盛永大厦3项,总签约额为15亿元。
2018年,东区在“城洽会”签约项目为仁君建材市场、苦水沟片区改造、文锦丽都二期、虎恒花园二期4个,总签约额为15亿元。
2019年,东区在“城洽会”上签约项目为恒御新城西片区,总签约额为5亿元。
优化结构
加快商务区投资建设
为打造以建国路商务集聚轴为核心的空间发展布局,努力实现区域产业升级,进一步优化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东区围绕中央活力区综合改造和建国路商贸聚集区建设,紧扣兰西城市群经济建设,重点打造新千国际广场、中发源时代广场、吾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不断改善城区面貌,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全力推进中惠万达广场和吾悦广场建设积极引进蓝海集团、王府井百货、北京华联生活超市等知名企业入驻,不断推动区域经济蓬勃发展。
招商引资
亮点频出
一直以来,东区都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突破口。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中,实行目标管理,对各单位招商引资情况逐月跟踪督查。城东区委、区政府定期召开项目运行分析会、重点项目推进会,对重大项目、重要招商进行研究部署,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有力推动全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成。今年,东区精选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房地产开发项目17项进行招商。中惠万达广场、新千王府井、拥军巷西片区开发建设、青海蓝海御华大饭店4个项目已落实;城东区养老示范基地、青海立生医养康复中心、福源水岸豪庭、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曹家寨片区开发建设5个招商引资项目与相关企业达成初步意向;城东区文化体育公园、创客天地、林家崖综合体、汇鑫商务楼、为民巷片区、付东路片区、弹药库地块、二二一厂改造6个项目正在积极对接。
依托平台创新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激发经济发展潜力,打造区域“双创”孵化基地,投资3亿元建成城东区创新创业大厦,该大厦集总部经济、双创孵化、电子商务、社会服务为一体,采取总部经济+互联网+产业园模式,打造东区总部经济中心和创业创新产业集群,必将是优秀团队创新创业的摇篮。截至目前,青海创客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青海创源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入驻运营,直接带动就业556人,累计创收1.8亿元,缴纳税收约1000余万元。
服务至上稳投安商
城东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营商环境的有关部署,县级干部定期走访企业督导项目,为投资兴业的企业家排忧解难、热情服务,构建了良好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各部门各单位依照职责主动作为、限时办结,切实提高对企业的优质服务。
针对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难点,东区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点项目制,积极协调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各职能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落实土地、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事项,全力保障各类项目顺利进行。
几年来,东区不断加快推进重点改造片区的招商步伐,推进中惠紫金城二期、虎恒花园二期、文锦丽都二期、恒御新城、伊方锦等一批旧城改造项目,促使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借助西宁市火车站地理优势,不断推进东部华盛二期、吉盛三期等一大批商贸流通项目,加快互助路沿线商业格局的成型;加快建国路商贸集聚区建设,新千国际广场、中发源时代广场等一大批综合体相继建成投入使用;莱云国际大厦、海迪耶国际饭店、海兰饭店等高端商务宾馆饭店拔地而起;新千丝路风情街、中下南关特色旅游街区、为民巷商贸街区的打造正在积极推进;城东区全域旅游和美食文化节的美誉不断提升,全面打造东区“吃住行游购娱”多元化商业模式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