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和老公结婚4年,儿子刚满2周岁,目前的状况是,小文全职在家带孩子,家里的一切开销都由老公来承担,这是小文和老公商量好的,公婆也没什么意见,但却让小文的妈妈极度不满,每次来女儿家看外孙,就里里外外数落小文一顿。
原来,小文可是个实打实的高学历宝妈,因为妈妈是小学老师,她五岁半就开始上一年级,原本是想让她先适应适应,跟不上就上两回一年级,可是小文非常聪明,学习成绩处于中游,班主任就跟小文的妈妈商量,就让孩子这么念吧,她一点也不吃力。
就这样,小文一直是班里最小的孩子,在小学处于前十名的状态,从初中开始,她好像突然开窍了,成绩跃居班里的前三,上了高中就更不得了了,三年一直很努力,考上了一本,接着是研究生,因为年纪小,被导师挑中,直接升了博士,毕业的时候也才二十几岁,可谓是妥妥的学霸,而这个学霸,现在却在家里当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教师退休的妈妈,看了能不生气吗?
可是小文却不这么想,她觉得儿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她也可以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选择重返职场,让婆婆带孩子,可是相对于挣钱和陪伴儿子,她宁愿选择后者,妈妈亲自陪伴的孩子,是任何人都没法比的,钱是挣不完的,可是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况且老公也支持她,家里的经济能力也可以,为什么不安心带两年孩子呢?
有一次,亲妈恨铁不成钢地数落完女儿,就回了自己的家,第二天奶奶过来看孩子,小文的儿子木木就奶声奶气地问奶奶,奶奶,妈妈是个博士,为什么不出去工作挣钱呢?他虽然不知道什么是博士,可是姥姥总是把博士啊,不挣钱,不工作挂在嘴边,他都背过了。
奶奶想了想,对孙子说,木木,你妈妈不出去挣钱,完全是为了陪你呀,妈妈和爸爸商量了,如果妈妈出去挣钱,爸爸就要留在家陪你,如果爸爸出去挣钱,妈妈就要留在家陪你,他们觉得,留在家陪你的这个工作更重要,所以就让更聪明的妈妈来做,你觉得好不好呀?
木木听了非常高兴,原来陪他也是一种工作呀,他特别喜欢妈妈陪他。一旁收拾房间的小文听得一清二楚,她非常感动,晚上的时候就跟老公说了这件事,她告诉老公,她要准备去工作了,带孩子的任务就留给婆婆了。
老公听了很纳闷,老婆,你不是觉得带孩子更重要吗?小文说,我一开始也不放心别人带孩子,总觉得老人的观念陈旧,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不过听了奶奶的话,我觉得奶奶是个三观很正的老人,有她带孩子,我一百个放心,还有,就冲你这么优秀,我也得承认咱妈在教育上很成功啊。
妈妈带出来的孩子,跟老人带出来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
现在很多高学历的妈妈,都选择自己带孩子,倒不是婆婆想偷懒,而是妈妈具有更高的教育要求,从小跟着妈妈的孩子,在很多地方都非常优秀,妈妈给予孩子的东西,是很多老人无法比拟的,比如下面这些方面。
1、妈妈带的孩子,安全感更好
李玫瑾老师曾经提出,如果有条件,妈妈尽量亲自抚养孩子,这源于人类最初的情感,那就是依恋。孩子早年的所有快乐,都跟他的妈妈息息相关,如果妈妈的陪伴缺失,那么孩子就会跟老人亲近,从此,妈妈就失去了对孩子心理上的把控能力,他缺乏安全感了,也不会主动找妈妈倾诉,这会让妈妈非常难过和伤心,而这种依恋的建立,最好在孩子出生的头两年,这是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所在。
2、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会更听话和独立
老人带孩子,容易溺爱孩子,凡事都会做到孩子的前头,所以很多老人带出来的孩子,语言能力不足,行动力上也迟缓,因为他根本不用费力,老人就已经懂了他的意思,他还需要说和做吗?而妈妈会着重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也会给孩子立规矩,所以更多的孩子对妈妈是又怕又爱,更有敬畏心,也更听话和独立。
3、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更聪明
妈妈和老人相比,妈妈更年轻,更有活力,并且拥有更高的学历和知识,所以在带孩子方面,就显得更科学化,她们的学习能力很高,也更愿意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育儿上,因此,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智力开发会更好,因此也会更加聪明。
4、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一些习惯会更早地培养
人的一生会养成很多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但很多习惯是跟以后的成功息息相关的,比如阅读的习惯,这决定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力和气质,一个爱阅读的孩子,腹有诗书气自华。另外,还有孩子的思考能力,妈妈带的孩子,会在孩子问问题的时候,鼓励孩子去寻找答案,这样的孩子,更具有探索精神,而很多老人,只负责孩子的吃饱穿暖,其他就一概不管了。不过也不是所有老人都不适合带娃,哪些老人适合带孩子呢?看看你中了吗?
跟妈妈育儿理念一致的老人
老人和宝妈是两代人,隔辈人就容易有教育上的碰撞,严重的还会引起争执,影响婆媳关系,这样的老人,其实不适合带孩子,相反,一些老人以儿媳妇的育儿理念为主,在教育上跟儿媳保持高度的一致,这样带出来的孩子,不容易任性和叛逆,也非常好带。
不断与时俱进的老人
老人带孩子,虽然经验丰富,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不能一种方法走到黑,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懂得变通的老人,会取精华去糟粕,把孩子带得更好。
正直善良的老人
老人拥有正确的三观,在带孩子这方面显得更重要,就比如小文的婆婆,当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不去工作时,奶奶告诉孩子,家庭分工没有高低贵贱,都一样重要,甚至妈妈的工作更重要,这其实就已经表明了态度,她是支持儿媳妇的,也体谅儿媳妇为家庭的牺牲,这样的老人难能可贵,小文感动之余也由衷地敬佩婆婆,这才放手让她带孩子。
而更多的老人,可能会嫌弃儿媳妇不上班不挣钱,还会抱怨儿子一个人养家太累了,试问,满腹牢骚的老人,如何能带好孩子?最起码对孩子没有一个好的启蒙,如何能让妈妈们放心呢?
如果您是全职妈妈,会把孩子交给老人去上班吗?您放心什么样的老人带孩子呢?您的看法很重要,欢迎参与讨论。
图片源于网络,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