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淮安又有地方购房可领补贴啦!最高补贴300元/平方米

2019-10-29     淮安身边事

好消息!淮安又有地方的人购房有补贴!最高300元/平方米!

官网消息:10月25日上午,盱眙县举行商品房展销会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县委副书记高为淼出席活动。



高为淼指出,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党委政府的要求,明确了三条路径(鼓励进城、引导入镇、尊重留村),推出了四大举措:鼓励农民群众进城入镇购买商品房、建设一批定向安置房、安排农民在全县规划的107个农村新型社区内直接建房、对特殊的困难群体进行托底安置,这些举措的实施让我县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高为淼强调,此次商品房展销会不仅开发企业优惠让利,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专门的鼓励政策,对于符合条件在城镇购房的农民群众给予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等措施,就是为了鼓励和支持农民群众进城入镇居住,让农民群众早日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化城镇生活。他要求,住建局要向广大农民积极宣传购房政策,帮助他们办理好购房手续。

据悉,此次展销会时间为10月25日~10月27日,共有19个楼盘参展,将集中展示可售房源一千余套。此次可以申请购房补贴包括2016年1月1日以后,全县范围内自愿拆除农村房屋、放弃原宅基地使用权、选择货币安置的搬迁农户且在2018年9月1日后在本县范围内购买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房或已办理不动产权证住房(二手房)的。具体标准为:按照实际购房面积,县城区300元/平方米,最高补贴不超过4万元/户;马坝镇区200元/平方米,最高补贴不超过2万元/户;其他镇区100元/平方米,最高补贴不超过1万元/户。同时还对房屋契税收取给予优惠,与搬迁拆除正规房屋等面积部分先征后返还。申领过购房补贴和契税优惠的商品房,3年内不得上市交易。

此前淮阴区、淮安区也分别发布过相关政策


淮安区

此前淮安区政府网发布的消息称,根据省、市总体要求和《淮安市农民群众居住空间布局规划》,到2022年,淮安区要完成50%农户住房条件改善任务,涉及11.2万农户。2020年之前,新建定向安置小区20个,改造提升村庄16个,完成4.4万户住房条件改善(其中包括9856户货币安置户)任务,2021-2022年要新建定向安置小区38个,改造提升村庄18个,完成6.6万户住房条件改善任务。



今年计划完成1万户搬迁搬迁总面积135万平方米,确保实施项目13个,其中城镇新建类11个、特色保护类2个。新建的11个小区共计用地735亩,建设安置房5897套,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总投资14.5亿元,整治提升的8个特色保护村计划改善4920户。另有8个项目正在编制村庄发展规划,报批后再安排用地计划,作为储备项目。

经过广泛调研,区委区政府制定出“搬建同步、补购分开”的总体思路,即农户房屋搬迁与新小区建设同时开展,同步实施;农户房屋搬迁由评估公司按照区里统一的补偿指导意见标准给予货币补助,充分尊重农房改善去向意愿,搬迁后农户可购买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集中居住小区房屋,也可进城入镇购买商品房,通过价格优惠和购房补贴等方式引导群众优先向城镇集聚。

评估价1.7倍货币补偿、成本价出售新建安置小区

为进一步突出以人为本原则,我区在房屋搬迁补偿安置补偿上实行“双重优惠”。一方面在群众房屋评估价格上给予优惠,按照评估价的1.7倍给予货币补偿;另一方面在新建小区价格上给予优惠,政府新建的安置小区,按照低于成本价对群众出售。在安置上优先选择集镇周边。针对群众“进城入镇”的意愿比较强烈,各镇在小区选址方面,坚持“两进三靠”原则,优先选择集镇、主干道、产业园区等交通和配套完善的地块,今年实施的11个新建项目,全部在集镇周边。

进城购买商品房 给予购房补贴(300元/平方米)

对于想进城购买商品房(包括二手房)的群众,也同样给予购房补贴(300元/平方米)。在产权上统一建设大产权房。本着节约用地原则,结合群众意愿,新建小区以多层为主,低层和小高层为辅,所有新建的小区,严格坚持“十二个必须”要求,统一实行土地挂牌,全部建成大产权房,让群众的房产变成资产,加上与市场价之间的价格优势,让群众看到新小区保值增值的前景,增强农房改善的吸引力,同时大产权房也极大地提高农民改善意愿。土地鼓励集体流转经营。为解决群众集中居住以后种地与就业的问题,我区积极推广“党建引领、一点五试”农村改革经验做法,村集体领办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机服务合作社等,将群众搬迁后的土地进行连片整理,由村集体统一流转经营,群众以土地入股,实行保底分红。群众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可以参与到村合作社务工,领取工资报酬,也可以进入产业园区务工,由农民变成市民。同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基层管理服务能力。集体经济收入增收部分,还可以用于小区公共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支出,形成良性的互补机制。

淮阴区



官网消息:淮阴区13个镇(街道)中有9个是农村镇。截至2018年底,该区已建成50户以上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点110个,总建筑面积达486.93万平方米,农村住房成套比例达到58.33%。2019年该区计划先期开工建设临川人家等3个农民住宅小区,总规模约2081户;后期开工建设马头镇农高新城、刘老庄同心小区等11个集中居住点。

规划先行,画好发展蓝图。淮阴区在"一城五片"空间布局、城镇总体规划基础上,按照"多规合一"空间规划体系和乡镇优化布局实际,突出城乡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等相互融合,注重农村水利、交通、环保等专项规划相衔接,进一步明确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未来发展布局:到2035年形成3个中心城区、21个重点镇区、86个集中居住区的"3+21+86"城镇村空间结构体系。计划建设39个项目、住房4万套,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在全区面上建成一批更加舒适的居住点。

在推进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中,该区突出差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对进城购买商品房的搬迁农户,按500元/平方米补助,最高不超过6万元;对愿意到中心镇购买住房的农户,鼓励引导其上楼居住;对个别不愿意到中心镇生活的农户,在原有镇(街道)的规划区内重新划拨宅基地,对原有宅基地进行置换。2018年以来,已完成淮高、刘老庄等8个村共计3470户群众住房条件改善,渔沟、马头2个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今年内完成。

来源:微淮安综合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BcjFm4BMH2_cNUgIA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