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湖南省第八届网络文化节之2019“精准脱贫在三湘”——决战决胜·全国媒体湖南行媒体团来到浏阳。
这个由网络名人、全国主流媒体记者组成的70人媒体团,先后前往浏阳市产业扶贫综合服务中心、沿溪镇沙龙村、张坊镇田溪村,通过实地走访、亲身体验、参与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浏阳在农业品牌运营、农业电商服务、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等方面的经验。
湖南日报徐行 摄
浏阳有贫困人口的乡镇(街道)31个、村(社区)307个,省定贫困村33个,建档立卡贫困对象15814户49875人。
近年来,浏阳通过推进实施“个十百千”产业扶贫工程,创新开展困难群众分类管理,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脱贫13309户44515人,未脱贫2505户5360人,3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9%下降至0.4%。
通过深入扶贫一线,了解扶贫举措,媒体团感受了浏阳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发展面貌,以及浏阳市委、市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付出的努力。
创新工作机制实现高质量脱贫
浏阳市副市长詹萍萍介绍,浏阳市通过在重点工作机制上的创新,为高质量脱贫打下了基础。
在资金管理方面,浏阳市完善出台了《浏阳市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将后盾单位帮扶资金纳入管理范围,强化审计监督,全面实行公开公示。聘请995名村级脱贫攻坚监督员进行监督,确保扶贫资金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詹萍萍介绍,浏阳充分发挥扶贫小额贷款输血强能的撬动作用,截至2019年8月底,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695户2.76亿元,无一例逾期贷款。
近年来,浏阳市还不断完善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在安全饮水方面,全面排查了贫困户饮水安全隐患,2017年至今投入资金1005万元做好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在电力方面,全面完成了33个省定贫困村农网改造任务。目前浏阳所有村(社区)均实现4G网络覆盖,光纤通达率达100%。
资料图片
此外,浏阳还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等工作中不断创新。就业扶贫方面,浏阳打造了“15公里就业圈”,并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建立就业扶贫基地;教育扶贫方面,将所有贫困学生纳入对应学段进行资助,确保每一个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不因贫辍学;社会扶贫方面,打造了“点亮梦想·爱行浏乡”社会扶贫公益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浏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谢波介绍,为做强扶贫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浏阳市启动“个十百千”产业扶贫工程,推进“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发展了蜂蜜、油茶等10项长效扶贫产业,实现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建立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并建设了全省县级首个农业品牌运营中心。
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
目前,浏阳踏上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詹萍萍介绍,浏阳在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已经考虑了乡村振兴的思路,脱贫是基础,乡村振兴是深化。
浏阳市在机制上有效衔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通过发展多类型产业以及集体经济、推进乡风文明等工作,提前做好乡村振兴的部署。
“主要做法有打造农产品品牌,树立行业标杆,探索可复制模式等。”詹萍萍说。以农产品电商区域公用品牌“农品浏香”为例,通过集中浏阳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策划、统一运营、统一包装、统一仓储、统一配送,打造了扶贫特色品牌,提高了扶贫产品市场竞争力,累计带动销售贫困户和产业扶贫基地产品8000多万元,受益贫困户1200多户。
资料图片
此外,通过催生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脱贫后不返贫。“浏阳市通过党建引领、文化引导、树立典型等办法,通过基层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进行精神文化宣传、以成功个人带动广大贫困户等方式,逐渐消除了‘等靠要’思想。”詹萍萍说。
今年1月,浏阳作为湖南省非贫困县唯一代表,顺利接受了国家脱贫攻坚实地检查,取得较好评价。詹萍萍介绍,下一阶段,浏阳将继续创新思路方法,凝聚智慧力量,做活结合文章,走出一条精准脱贫的浏阳特色之路,创造一个可复制推广的浏阳乡村振兴模式。
产销游联动
浏阳打造乡村扶贫品牌
沿溪镇沙龙村果蔬基地内,菜农正在打包新摘的蔬菜。阳光正盛,但丝毫打消不了菜农的热情。这一箱箱发往大城市的蔬菜,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法宝”。
目前沙龙村培育蔬菜品种180多个,产品远销香港等地。沿溪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欧阳山告诉记者,果蔬基地结合自身产业优势,为贫困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和土地。如果有好的市场,果蔬基地还会无偿提供技术、设施、化肥和种子,帮助贫困户将果蔬卖个好价钱。
新丰蔬菜合作社董事长周福初是果蔬基地的合伙人之一。2007年,国家颁布实行《中国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他和其他合伙人响应国家号召,筹备建设果蔬基地。现在,沙龙村果蔬基地占地面积达3800亩,园内花果飘香,美丽如画。
浏阳市产业扶贫综合服务中心展现了浏阳在销售领域的累累硕果。浏阳市产业扶贫综合服务中心于2019年成立,集扶贫产品销售、展示、电商运营、培训和物流配送于一身,致力于产业扶贫销售和技术服务。
综合服务中心内,桌上摆满了浏阳特产。一旁,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打包爱心人士捐赠的义卖产品。
浏阳市扶贫办主任罗永志介绍说,产业扶贫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是突出产品销售,把电子商务和社会扶贫融合在一起。它是一个电商平台、社会扶贫公益平台和产业扶贫的服务中心。
张坊镇田溪村通过发展旅游业,在生产与销售之外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脱贫之路。田溪村地处湘赣边界大围山南麓,由于地处偏僻,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家住田溪村的景区保安李有伦回忆,当地发展旅游业以前,他住在大山深处,以砍竹营生。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当地政府为他新修了房子,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极大地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
李有伦工作的景区为湖南西溪磐石大峡谷风景区。景区内建有滑草场、玻璃栈道、水果采摘基地等系列旅游娱乐项目。景区总经理王玻声说,文化旅游是村民首先发起的,贫困户可以在景区种植农作物、在景区就业和入股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将农产品销售,文化旅游还能实现产业扶贫。
来源 华声在线 新湖南
责编 江卉 丨 审核 罗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FBYbb20BJleJMoPMV9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