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听到“春捂秋冻”的说法,“秋冻”也被一大部分家长认为是换季的重要养生法则。但是秋季早晚温差大,孩子身体的抵抗力差,很容易发烧感冒。所以说,“秋冻”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有一些孩子身体不好,家长遵循这个法则反而会增加他生病的概率。那么,哪些孩子不适合“秋冻”?秋季给孩子穿衣又有什么原则呢?疑惑的家长可以通过文章了解一下。
哪些孩子不适合秋冻
秋季让孩子适当的动一动,可以让他的身体逐渐适应温度变化,增强耐寒的能力,但是对于体质虚弱、有过敏史、患有哮喘的孩子并不适宜。温度过低不仅会导致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而且皮肤或者是呼吸系统受到冷空气的刺激,那孩子过敏以及哮喘的病情会恶化,孩子会受更多的罪。想要孩子健康度过秋季,并不是少穿衣服就可以,正确穿衣才最关键。
秋季怎样给孩子穿衣
1.根据温差变化增添衣物
秋季天气转凉,早晚温差比较大,家长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才能避免他生病。妈妈要灵活的根据天气的转变给孩子增、减衣物,不要总是遵循“秋冻”的养生法则,这样反而会害了孩子。
比如说早晚温度比较低,妈妈可以给孩子穿一件外套,外套里边再给孩子穿一件长袖T恤,这样中午热的时候脱掉外套,单穿一件长袖上衣,身体不冷不热刚刚好,孩子活动时身体会很舒适。
注意循序渐进
家长给孩子穿衣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这里指的循序渐进,是家长根据温度的变化一件件的给孩子增添衣物,不能天气一冷就保暖衣、外套全套在身上,或者是天气暖和了又只让他穿一件短袖。孩子的身体如果在忽热忽冷中来回转换,就容易出现问题。家长根据温度变化每次让孩子增添衣物,适当的冻一冻才能提高他的御寒能力。
3.穿衣要有标准
其实很多妈妈都理解错了,“秋冻”并不是秋季就要挨冻少穿衣物,而是要根据温度变化适量增减衣物,才能让孩子更健康。想要判断孩子穿衣有没有达到标准,家长可以用手摸一下孩子的颈部,如果颈部很温暖,说明衣服厚度适中不用增减衣物;如果颈部出汗了,说明衣服穿得太多,需要减少衣物来维持孩子的体温平衡。
总之,秋季天气多变,家长不想让孩子生病遭罪,就要掌握正确的穿衣法则,不要盲目遵循“秋冻”的原则,这样可能会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