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欧洲列强的强势崛起,看伊斯兰世界的三大帝国如何面对

2019-04-21   心向青山

大航海时代由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启,但人类的工业时代却是从英国开始的。

英国,是亚欧大陆最西端的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向工业时代迈进,标志着在这个广阔而历史悠久的亚欧大陆农耕世界出现了一个新世界。

人类从农业时代步入工业时代,英国居功至伟,这一点无论如何高度评价都不为过。

这个新的工业世界刚出现时,与整个农耕世界相比,不过是汪洋中的一个孤岛,但一出现,便迅速对整个农耕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冲击。从欧洲大陆的法国,到亚欧大陆的另一端日本,无一幸免。中国在近代的苦难和艰难的工业化我们了解的已经很多,本文要谈的是基督教世界的老对手——伊斯兰世界在欧洲列强的冲击下是如何面对和反击的。

1、当时的亚欧大陆,基督教世界之外是阿拉伯帝国和蒙古帝国的遗产

阿拉伯帝国与我国的唐王朝几乎同时崛起,帝国影响所及从我国新疆边境直至西班牙,包含了中亚、西亚、北非和欧洲的一部分,最终在公元1258年被蒙古人旭烈兀所灭。

蒙古帝国的崛起在我国宋朝的末年,其版图除包括中国外,还包括东欧和西伯利亚、中亚、西亚,并在西亚止步于叙利亚,最终由于争夺汗位而分崩离析。

当欧洲人步入大航海时代之时,伊斯兰世界经历突厥人和蒙古人的冲击,分裂为三大帝国——地跨亚欧非的奥斯曼帝国、号波斯第三帝国的萨非波斯、印度历史上版图最大的莫卧儿帝国。

其中奥斯曼帝国本身就是突厥人所建,莫卧儿帝国的建立者则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巴布尔,由此可见从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而言,突厥人远大于蒙古人。

蒙古人在伊斯兰世界曾建立伊尔汗国,其主要位于波斯,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但最终被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所灭。

蒙古帝国除在波斯地区的伊尔汗国之外,其领土最终被清朝和俄罗斯所瓜分。

这便是欧洲人进入工业化时期的亚欧大陆,也就是当时主要的农耕世界。

2、伊斯兰世界三大帝国对工业文明冲击的反应

公元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依次进入了大航海时代,此时的伊斯兰三大帝国均在自身的盛世之中,以农为本的经济稳如泰山。

奥斯曼的苏莱曼大帝、萨非波斯的阿拔斯大帝、莫卧儿的阿克巴大帝并称当时伊斯兰世界声名赫赫的三大帝王。

大明时期的伊斯兰三大帝国

假如我们以一个地球局外人的角度看当时的亚欧大陆,我们丝毫看不出伊斯兰世界会很快被欧洲人征服。

这与当时我国沉迷于明清时期的“天朝上国”如出一辙。

波斯和印度物产丰富,贫穷的欧洲人并没有多少可供交换的物品,而奥斯曼位于亚欧非要冲,即使仅仅从贸易中转中便可以获得巨大利益。

这一局面改变的关键在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从此两大文明间有了代差,伊斯兰世界的衰落遂不可避免。

  • 奥斯曼帝国

由于距离欧洲人最近,最先受到冲击的必然是奥斯曼帝国。

从公元16世纪末期开始至公元18世纪,奥斯曼北与波兰、俄罗斯,西与奥地利、匈牙利等不断发生战争,其版图在欧洲人的进攻下不断缩小。

奥斯曼土耳其后来被称为“西亚病夫”,与中国不同的是,奥斯曼统治的地区文明、宗教、种族各不相同。

奥斯曼帝国在强盛之时号称同时继承了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的衣钵,但衰落后民族、宗教起义便此起彼伏,这也是其版图最终只能保有小亚细亚的重要原因。

面对欧洲人的高压,奥斯曼帝国曾有三次改革:

1)塞利姆三世改革(公元1789~1807年),几乎与法国大革命同时。

2)马赫穆德二世(公元1808~1839年),这一改革持续到了我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

这两次改革的目标都是建立新军,建立西欧式的陆军和海军。对内平息动乱,对外强化国防、

3)穆斯塔法·拉施特·帕夏1839年改革

第三次改革目标是建立新政,用法令规定人身、财产的权利,整顿财政,严禁贪污,中兴帝国。

是不是与我国清末很相似,其实三次改革均没有触动农本经济的体制,也就无法跟上工业革命的历史趋势。

至公元19世纪末,曾经攻占君士坦丁堡,兵锋直指维也纳的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残存部分沦为半殖民地。

  • 萨非波斯~伊朗地区

当英国进入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萨非王朝已然灭亡。

萨非王朝在俄罗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夹击下,亡于内乱,此后伊朗地区被外族人建立的阿夫沙尔王朝、赞德王朝和恺加王朝等统治。

也就是说,欧洲人到来之时的伊朗已经没有了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滞留于传统农业文明的伊朗对西方工业文明望尘莫及。

于是,这里北有沙俄的侵略和威逼,南有英法两国争夺波斯湾的东方通道,伊朗已无主权可言。

伊朗曾在19世纪50年代有过一次宰相密尔扎·达吉汗主持的改革,但与奥斯曼相似,改革局限于整军和整政——除弊政、裁冗员、练新军,但无力改变农业经济的本质。

大博弈

拿破仑失败之后,伊朗地区被大英帝国和沙皇俄国瓜分,其领土中分出了大英帝国势力范围的巴林、阿富汗斯坦;俄罗斯帝国势力的阿塞拜疆、土克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

沙俄、英国在此的战略竞争被称为“大博弈”。

  • 莫卧儿帝国~印度地区

伊斯兰世界三大帝国之中,莫卧儿帝国的印度地区是最富庶的农业大国。

但印度与中国不同,即使莫卧儿帝国在最强盛时期,也不曾有一个以行省统辖全国的中央集权的政府,治权分散是当时印度的主要特点。

莫卧儿帝国

而这一特点,便是为什么奥斯曼和伊朗是半殖民地,而印度是殖民地的原因所在。

与奥斯曼和伊朗的统治者不同,莫卧儿帝国面对欧洲列强的侵略碌碌无为,没有任何改革,于是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的东印度公司纷纷建立,最终大英帝国一统整个印度。

印度的统治者们对自身的处境毫无办法,强力之下,唯有听命。

公元1877年1月1日,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加冕为印度女皇,在欧洲无法获得皇位的英国人终于有了自己的皇冠。

因此,在欧洲列强的强力冲击下,奥斯曼帝国的反应与中国清王朝相似,伊朗四分五裂但也曾通过改革试图改变现状,唯有三国中最富庶的印度毫无作为的成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