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位吃货是不爱肥肠的。肥肠出身不好,长在了猪出恭的部位,封建社会的才子佳人起初是不吃的,只有劳动人民,没钱嫌脏,他们把肥肠充分洗净,然后加以各种调料,用各种烹饪方式,逼出肥肠的香和韧,最后呈现在餐桌上,香气已飘过万重山,惹得那些个文质彬彬的统治阶级,也纷纷下箸。
肥肠从最初的被嫌弃,到被喜爱,经过了漫长的改良尝试的过程,这个过程,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格。
山东有软嫩鲜香、一嚼即烂的“九转大肠”;北京有焦脆嫩滑、咸鲜微甜的“焦熘肥肠”;西安有肉嫩味醇、熏香浓郁的“梆梆肉”和软糯香浓的“葫芦头”;潮汕的“脆皮大肠”,皮脆味甘香,肥而不腻;闽南的甜味“糯米大肠”,美滋滋,软糯香甜!
当然,有喜欢甜的便有人喜欢臭,南京有“金陵双臭”,贵州有“臭酸大肠”。喜欢清新风格的,还有金华的“桂花大肠”。
而天府之国的川渝大地,肥肠种类更是繁多,什么肥肠粉、肥肠鸡、火爆肥肠、粉蒸肥肠、温拌肥肠、大邑肥肠血旺、长寿肥肠饭、软炸扳指、蘸水肥肠,江油肥肠......
肥肠不管是南派还是北派,万变不离其宗,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肥肠要不腥不臊不油腻,才能成就各流派美味的肥肠。
今天就来说说我是如何处理肥肠不腥不臊不油腻的,请看这几招。
一、清洗肥肠,分两步走:
1、翻肠,去油
流水下冲洗,肥肠翻面,把里面的油脂撕掉。
2、洗涤
地瓜粉、盐是必不可少的洗涤用品!一遍地瓜粉,一遍盐,不要吝啬,大把地用,反复揉搓,一定要流水下冲洗,而地瓜粉和盐用的次数也不能多,一两次即可,不然洗得太干净了,肥肠会发苦。
二、烹饪肥肠的要领
1、冷水下锅,加入料酒一起焯水,这是让肥肠去腥臊在起跑线上,焯水后冷水冲洗干净。
2、烈油锅,下白糖,炒糖色。
3、肥肠在糖色里翻炒。
4、下料酒、十三香、辣椒、八角桂皮、酱油和少许清水。
5、清水淹过肥肠。
6、盖上盖子,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一个小时。
7、大火收汁出锅。
切成小块,便是一盘不腥不臊不油腻的肥肠,色泽焦黄,浓香扑鼻,盘中热气袅袅,肠香四散,忍不住抓起肥肠就往嘴里塞,又香又韧,不油不腻,相当满足饕餮的胃。
而再做深加工,更是丰富所有人的味蕾。
闽南人喜欢面线糊,那就来一碗大肠面线糊,加一根油条,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喜欢吃面,来一碗大肠面浇头,便是一顿很上海的午餐;下午茶时分,不妨来一份豆花肥肠,豆花和肥肠是绝美的荤素搭配,在午后吃起清爽舒适;夜晚喜欢和朋友喝两杯小酒的,一定得来盘尖椒爆炒肥肠或川式麻辣干锅肥肠,吃得脸红耳赤,兴致盎然。
和兄弟姐妹一起,有肥肠下酒,人生又有何求?
这里是“草草啖盐说蜜”,图文原创,力求给大伙呈现原汁原味的地方美食。原创不易,拒绝盗文盗图,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