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在行动】战疫大考!福田如何运用法治思维抓好疫情防控?

2020-03-22   幸福福田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福田区委领导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慎终如始,注重担当实干,统筹做好“六稳”工作,扎实做好社区防控阵地。

疫情发生以来,福田区政法战线坚持以法治手段筑牢疫情防控的基层防线,把法治思维贯穿到攻坚克难的全过程,各政法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统筹处理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关系,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公检法司各单位快速响应,运用法律手段为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为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六稳”工作,提供优质高效、坚强有力的执法司法保障。

严格执法有力度 打击涉疫诈骗犯罪行为,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福田区践行法治战疫,围绕防控处置和开工复产推出针对性的法治“工具箱”和“预案库”。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际,故意隐瞒疫区相关行程、拒不配合防疫工作、刻意隐瞒病情发病不报告、刻意隐瞒与来自疫情发生地的经历,导致多人被隔离甚至感染的案例屡有发生。2月4日,福田公安机关依法对刻意隐瞒疫情发生地行程的嫌疑人范某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办,系全市首例。

2月8日,福田警方依法对拒不配合体测温的违法行为人卢某行政拘留7日,该案是分局办理的首例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疫情防控期间发布的决定、命令案。同日,依法对散布涉口罩谣言的3名嫌疑人行政处罚,该案是分局办理的首例涉疫情散布谣言案。截止至3月3日,福田分局共受理涉疫情案件122宗(行政案件55宗、刑事案件67宗),已行政处罚涉疫情违法行为人10人,对19名涉疫情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将口罩、体温枪等防疫物资,推成今年最火的“年货”。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却从中看到“商机”,利用防疫物资的紧缺性和群众的迫切需求在朋友圈行骗。

2月12日,被告人钟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出售口罩的虚假信息。2月17日,被害人小刘看到钟某朋友圈后,便与钟某协商购买事宜,双方商议以单价2.8元的价格,交易1.5万个口罩,货款共计人民币4.2万元。在小刘支付了定金后,钟某向其快递了25个口罩,并拍摄他人的大件快递箱子图片和单号欺骗小刘支付余款。2月19日,小刘发现货不对板,察觉受骗后当即报警。2月21日,钟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除了骗口罩,还有骗体温计的。2月9日,被告人陈某谎称自己有电子体温计出售。被害人小夏联系陈某,以370元单价向陈某订购了30个电子体温计,并在当天通过微信转账1.1万元给陈某。陈某收到货款后,让员工邮寄了两个空包裹给小夏,并在微信中将小夏拉黑,把诈骗所得用于自己消费。2月14日,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3月6日,福田法院以远程视频庭审方式,分别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四件涉疫情刑事案件,依法判处四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至十一个月不等,并处相应的罚金,有力打击涉疫情诈骗犯罪行为,维护疫情期间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公正司法强保障 “无接触”庭审为民排忧,确保抗疫、审执“两不误”。

借来法袍,滞留湖北的深圳福田法官在网上开了18个庭审,确保司法审判服务不因疫情中断。2月24日上午9点30分,福田法院第29庭开启了一次战疫期间的“特殊庭审”。原告张某一宗民借贷案得到及时审理。庭审当天,审判长、人民陪审员、书记员、当事人借助互联网实现三线联通,这也是福田法院法官身在疫情严重地区,异地远程视频办案的隔空庭审。

法院工作不打烊、执行效果不打折。2月以来,截至2月27日,执行局执结案件1217件,执结到位金额1.35亿元,确保防疫、执行“两不误”。福田法院特邀调解员们借助融平台进行网上调解450次,电话、短信、微信,引导当事方化解矛盾纠纷。司法拍卖不停摆,2月截至27日,淘宝网福田司法拍卖已成交拍品37件,成交金额1.86亿元。

福田区依靠法治力量加强对相关案件审理工作的指导,及时处理,定分止争。让人民群众在疫情期间感受到每一件审理案件的公平正义。

隔离病毒,隔不断法治服务,“无接触”庭审办案为当事人排忧。2月10日,福田法院第25庭的法槌敲响了疫情期间网上开庭第一槌。截至2月27日,福田法院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粤公正和“巨鲸”智平台三大智能庭审平台网上开庭123次,审理案件350件。

依法并重促生产 加大企业司法保护力度,五大支柱产业100%复工复产。

随着复工复产的的企业越来越多,福田区把疫情防控和复工达产作为法治工作的大考场,区委和政府要全面依法履行职责,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攻克疫情防控的难点焦点,在应对处置重大矛盾纠纷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水平,为辖区推动有序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创造了良好法治环境,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与病毒赛跑,“健康驿站”率先收治90名隔离者,创下集中收治和切断传染源的防疫经验。“社区+物业督导”联防联控,筑牢基层疫情防控网格。200余家企业与8大银行线上谈融资,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慢。每一个应急行动都融入法治评估、法治服务、法治支撑。

法治护航,“春风行动”第一周福田区实现龙头企业、总部企业、持牌金融机构、千家重点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五个100%复工复产的战绩,覆盖全区65%的GDP和70%的税源主体,为全市经济社会稳定和产业链安全提供重大支撑。

2月18日,福田区推出《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标准化手册》,要求企业复工复产要防疫到位,为职工提供健康保障。然而,诈骗分子盯上复工企业,以出售口罩、酒精、防护服等名义实施诈骗。为及时震慑此类违法犯罪,福田分局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基础上,加大办案力度,加快办案流程,有效遏制住涉疫情诈骗案件的高发势头。2月14日,福田某公司员工报案,称想购买一批口罩用于复工,却被诈骗1.6万元。福田分局迅速锁定嫌疑人,联合当地公安缜密侦办,现嫌疑人已投案自首;2月17日,又快速破获一宗网上口罩诈骗案,为事主及其所在企业及时挽损25万元。

特殊时期,基层执法要防止简单化一刀切。“有时遇到一些不戴口罩出行或不配合测温的群众,我们都会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柔性执法,争取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在疫情防控的新阶段,福田区法治手段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从统一管理转向分级分层管理。目前,福田区在防控不松劲的前提下,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生活服务设施逐步开放,福田法治服务也把重心逐渐转移至写字楼、商场等,为复工复产助力。

守法用法重宣传 调动专业法律工作者,为依法防控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

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福田区组织专业力量完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相关规定汇编》,涵盖疫病防控应急预案规定、相关公告、隔离管理文件等,共计5大类、28万余字,为基层依法防控提供了一本法律操作大全。

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发布《福田区致全区业主(房东)的减租倡议书》,建议为延迟复工的企业和租户减免租金、物业管理费用及其他费用,减轻延迟复工企业的负担。开展法制审查论证,在全市率先发布《深圳市福田区防控疫情同舟共济福企十一条》等支持措施,为辖区重点行业和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扶持。

组织汇商研判开工复产社会治安和综合维稳新情况新问题,以法治思维亮出新办法新对策。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疫情期间志愿法律服务,纳入社区联防联控“安心行动”,为群众提供优质公益法律服务。在市法学会指导下,福田区法学会联合公益法律服务社会组织,招募86名法律专业志愿者,开设“防疫抗疫法律援助服务热线”(4000343580),编印形成《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简要法律知识问答集锦》八个体系篇章,为社区居民、医护人员、学校人员、劳动者、企业等各类主体法律需求答疑解惑,截止3月4日,已解答房屋租赁、薪酬待遇、劳动关系、金融借贷、复工复产等问题1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