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农粮组织多次发出警告,全球将有可能爆发粮食危机。与此同时,多个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
越南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约,而越南是全球大米出口排第三的国家,更是菲律宾的粮食主要进口国,如此一来,菲律宾的粮仓即将告急。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哈萨克斯坦也要禁止小麦、糖和土豆等农作物的出口。俄罗斯将每周对粮食出口状况进行评估,再决定是否禁止粮食出口,而俄罗斯则是北非国家的粮食主要供应国……
01
也许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已经2020年了,世界上怎么还有粮食短缺的情况出现。
首先,现在全球都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因为疫情使劳动力短缺,导致全球的粮食供应链出现危机。
其次,也很重要的一点,今年年初在非洲爆发了世纪蝗灾。这场蝗灾,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70年来最严重的蝗虫灾害,使粮食产量收成锐减,有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30%-50%的粮食减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专家称,这次蝗灾造成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东部7万公顷的农作物被毁。多个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特别是对于印度、巴基斯坦这类农业大国而言,打击更为致命。
虽然年初的蝗灾已经结束,但灾害中的蝗虫已经产下了巨量的蝗虫虫卵,今年夏天很可能会爆发新一轮的蝗灾。
02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除了疫情和蝗灾的破坏,还面临着来自于美洲的贪夜蛾的威胁。虽然我们国家也是粮食大国,但部分粮食还是需要进口,其他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必然也将影响到我们。
根据统计显示,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但耕地面积却是世界耕地的十分之一也没有。而且中国人每天就要消耗177吨粮食,要养活14亿人口,似乎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因此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粮食供给一旦出现问题,中国人把世界粮食都吃光了怎么办。但也有人认为,这个问题不足为惧,因为中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中国自己就能养活中国人。
事实也证明,中国的确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主要粮食是大米,而中国96%的大米都是自己产的,只有4%需要进口。而且,我国的小麦和玉米、稻谷等谷物,自给率也达到了95%以上。2019年12月6日,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比2018年增加了119亿斤。中国人口14亿,人均粮食达948斤。
03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始终保持粮食安全战略和最基本原则——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如何迎头猛追,农业始终是第一位。因为民以食为天,粮食是民生大计,中国人势必要将吃饭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虽然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三角平原四大粮仓保底,但我国种植土地资源仍然很有限。发展经济曾经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果中国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想要在肥沃的土地上种出高产高质的粮食都有难度,更别提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硕果。但我国的农民和科学家,就有这样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曾经都是山区和荒滩荒地,为了喂饱更多人的肚子,他们想尽一切办法将山区荒地改造成耕地。
中国存在大范围的盐碱地,但很多盐碱地根本无法产粮,农民只能刮土地上的盐卖钱以维持生计,但这点钱始终没办法让农民们填饱肚子。于是70年代,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计划彻底治理盐碱地,让盐碱地上也能种上庄稼。科研团队通过改善当地的水利设施,第二年就使盐碱地上长出了庄稼,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曾经的黄淮海平原的农业生产条件也不好,不仅产量低,自然灾害也非常频繁。但是2亿农民和一千多名科研人员花了二十年,通过改造土壤环境,终于使这片土地成为中国农业的主产区。
沿海滩涂寸草不生,科研人员同样能使荒地变良田。南京农大的科研人员躬耕多年,通过在滩涂上修建鱼塘,用水的重力挤压盐分,鱼排出的废物用作土壤肥料,卖鱼所得的钱还可以补贴农民。此举不仅能利用自然的力量改良土壤,更能一举多得发展经济。
这样变废为宝的例子数不胜数,因为农民和科学家们的努力,我们才有更多肥沃的土地发展农业经济。
中国人口众多,土地再怎么开发也是有限的,但是科技的力量却是无限。为了让农作物不受季节影响,我们的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手段,改变蔬菜生长的温度环境,让农民在秋冬季节或是气候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也能继续种植,这就是日光温室。
北方冬日严寒,非常不利于蔬菜生长,但日光温室却可以使蔬菜的种植突破季节和气候的限制。山东寿光是闻名全国的“菜篮子”,全县共有5130个日光温室。因为这一项技术,中国人才能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吃到新鲜蔬菜,最重要的是,中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国。
当然,要说到使中国人吃饱饭,必定少不了我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这项技术不仅喂饱了中国人的肚子,更使中国有充沛的粮食储备可以应对突发的危机灾难。而且,杂交水稻的技术也推广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世界性质的粮食问题。
04
中国看似在粮食危机中受到的影响不大,但还是能看到很多人都开始屯起了粮食,这真的有必要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没有,我们根本不需要屯粮。
对于普通人来说,根本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的问题。中国历史上出现的饥荒,都是有多个因素造成的,除了储存量可能不足,还有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但自从1942年中国大饥荒后,国家一直很重视战备储粮。
而且家里囤积大量米粮,如果不能及时吃完,坏掉长虫则造成浪费。既然觉得粮食不足,又去浪费粮食,这是极为可耻的行为。
囤积粮食不仅不能解决粮食危机,甚至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如果大量群众开始屯粮,就会造成物价上涨,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给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危机。
粮食安全的问题一直存在,但粮食短缺的问题离我们还很遥远,我们应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不要过于恐慌。虽然中国出现粮食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全球粮食问题依然存在风险,各个国家的粮食供应链,还有进出口的贸易壁垒,仍然值得我们去注意。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