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死了,你会怎么办?”爷爷随口一问,孙子的反应令路人大笑

2020-01-18   育妈记

很多宝爸宝妈会发现,孩子长大一两岁的时候就变成了模仿大王,开始学会模仿大人,甚至会将大人的话学给另一个人听。

像一个小复制机一样,模仿爸妈说话和动作,防不胜防。其实,这正是孩子的"模仿能力"逐步形成的过程。

模仿,是一种非常基本的学习能力,儿童通过模仿成人的行为来学习。

从语调、口头禅,到生活观念、生活方式等等。如果大人在这个时期没有好好引导孩子就会闹出一些笑话。

李爷爷今年七十多岁了,对于小孙子喜欢的不得了,恨不得走到哪里都带着,小孙子也是虎头虎脑伶俐可爱。

李爷爷带孙子在外面玩,李爷爷突然问孙子:我要死了,你会怎么办?

没想到这小家伙不知从哪找来一根木棍,有模有样的跪在地上拜起来,嘴里还念念有词,大哭着说:爷爷啊爷爷你一路走好啊!等等,好像李爷爷真的去世了一样。

孙子的回应令人吃惊,爷爷当场慌了,旁边围观的路人却笑得不行。

李爷爷赶紧拎起孙子回家。原来李爷爷走哪都带着孙子,孩子刚和爷爷参加完一场葬礼,便全部记下来有模有样的学起来,爷爷却尴尬的不行,之后有些地方就再也不带着孙子去了。

由于孩子善于模仿的天性,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就变得尤为重要。家长的所有表现都会变成一面镜子。

因为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模仿能力也会变得更为突出,但是孩子还不能分辨事情的好坏。

只是孩子会全部模仿下来,所以这个时期家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家长要做正确的行为不要误导孩子

因为儿童模仿的对象主要是父母,而儿童由于年龄小,无法辨别事物的好坏,所以此时父母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让儿童模仿一些好的行为,纠正不良的行为。

重要的是避免在儿童面前发生暴力行为。同时,要避免孩子模仿大人一些不良的行为。

如抽烟、喝酒、骂人等,使孩子误入歧途。模仿久了就会变成习惯,所以父母要格外的谨慎。

2、引导孩子正确的模仿

小孩子喜欢去模仿,并不是为了去学习大人,而是觉得模仿大人比较好玩,好像自己也变成了大人。

孩子模仿通常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所以家长可以从他们的兴趣入手,让他们有意识的进行模仿,明确他们模仿的目的。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动画片,就可以选择内容向上的动画形象对其进行引导,有些带有危险性的动作不要给孩子示范。

还有一些好的绘本可以读给孩子听,帮助孩子正确的有目标的进行模仿很重要。

3、引导孩子正确的是非观

由于小朋友年龄的关系,孩子们都会直接进行模仿,甚至觉得好玩就去做,不会去深入考虑这个行为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行为是不是正确。

例如,孩子们喜欢模仿武术英雄,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们学习英雄的性格,如坚强的意志,勤奋刻苦的学习等。

同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建立孩子健全的心智。孩子模仿不好的行为要马上制止,并且告诉孩子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不好。

宝宝们喜欢模仿,也说明了宝宝们的想象力和智力发展都没有问题,只要宝爸宝妈们好好引导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今日互动话题:你对孩子学习葬礼上的姿势叩拜爷爷有什么看法?在教育孩子模仿的问题上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