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人行系统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采取强有力举措,将各级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落细落小落实,统筹协调推进全市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促进全市经济稳定运行提供金融支持和保障。
聚焦防疫急需,及时满足采购资金需求
引导金融机构“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及时满足医疗应急物资等采购资金需求,并全程跟踪指导应急医疗物资采购等融资进展情况。农发行保山市分行根据省分行下放的贷款权限,主动作为,紧急行动,于2月4日完成辖内4个贫困县防疫物资采购应急贷款调查工作,累计授信9300万元,用于采购防护物资140万件、消杀物资13.55万件、抗疫设备1731台。2月5日上下联动完成审查、审批手续,实现首期7000万元贷款发放工作,并执行LPR加5个基点的优惠利率;腾冲农行2月1日获悉腾冲市防疫医疗物资短缺急需采购资金情况后,加班加点调查、审批、审查,将15个工作日流程压缩至3个工作日,并于2月4日向腾冲市中医院发放首笔疫情防控贷款3000万元,期限3年,利率4.15%,及时满足了疫情防控医疗物资应急采购。截至2020年3月10日,全市累计发放防疫医疗、应急物资采购贷款11笔,金额达1.93亿元。
聚焦“名单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
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名单企业”,并为其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前期,向金融机构推送4批共18户纳入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名单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全力满足其生产、采购、保供等融资需求,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对“名单企业”的支持情况实行“一事一报、一周一报”制度。18家“名单企业”2020年1月25日前存量贷款余额9.65亿元,平均利率6.96%。截至2020年3月10日,疫情以来新增授信0.58亿元,新发放5笔、金额达4.34亿元,平均利率6.30%,利率平均下浮9.48%(剔除项目贷款,省级“名单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下浮28.32%)。近期,经发改、工信、农业农村、商务等筛选提供后,又集中向银行机构推送市级以上“名单企业”224家。其中,99家“名单企业”1月25日前存量贷款余额143.03亿元,平均利率5.8%,疫情以来新增授信2.33亿元,新发放贷款16家4.29亿元,平均利率5.18%,利率平均下浮10.69%。全市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迅速主动对接开展金融服务。工行保山分行行长、副行长亲自挂帅,带领公司部、普惠部人员主动对接保山市疫情防控重点项目、企业。截至2020年3月10日,共对接保山市中小微企业(重大项目)金融支持客户31户,其中对接疫情防控重点企业8户、物资生产供应企业7户、稳产保供“菜篮子”企业7户、稳增长重点企业6户。
聚焦复工复产,提供融资支持
积极向银行机构推送市级以上重点项目104个,引导金融机构及时向重点项目和全市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融资支持。截至3月10日,全市银行机构以各种形式共走访企业1492家次,发放复工复产项目贷款17笔5.51亿元、企业贷款253笔10.45亿元、个体工商户贷款792笔1.64亿元,实现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56.72%、复产率93.58%。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积极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及特殊优惠政策。累计办理企业类贷款展期9笔1.24亿元、借新还旧13笔0.68亿元、无还本续贷12笔0.77亿元、调整还款计划5笔0.11亿元、执行特殊优惠利率163笔1.63亿元、贷款逾期差异化对待11笔0.09亿元。同时,为让中小微企业更加及时、便捷地获得信贷支持,全市各金融机构纷纷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推广线上创新产品,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农行保山分行推出“续捷e贷”产品取代连贷通,适用于符合新准入客户条件的存量信贷客户,评级BBB-(含)以上、风险分类正常的小微企业。凡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在贷款到期日无须偿还本金,通过发放新贷款结清原到期贷款,就可继续使用农行贷款资金。
聚焦春耕备耕,深化“三农”金融服务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深化“三农”金融服务。针对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户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实际,及时跟进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全力确保全市战“疫”不误农时,有序开展春耕生产。与扶贫、银保监、财政等部门协调联动,积极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正常开展,并明确贷款利率,调整贴息方式,力求“能贷尽贷”。2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469.54亿元,较年初增加13.15亿元,增长2.88%。其中,农村企业贷款余额256.12亿元,比年初增加13.46亿元,增长5.25%。截至2020年3月10日,共发放农户生产经营贷款2567笔1.71亿元、扶贫小额信贷695笔0.33亿元。隆阳区联社推出“疫惠贷”贷款产品,用于支持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业主及涉农企业复工复产及春耕备耕,该产品具有“利率特优,方便易贷”特点。截至2020年3月10日,共发放61笔322万元用于农户发展种养殖业、餐饮业等。
本报记者 姜昆陵 通讯员 杨庆胧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