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工作要讲技巧,不要被重复的工作累垮了
有些事明明没有意义,但不能不做,就需要讲方法
早上同事说,上周五下班前几分钟,接到某主管部门的传真,需要一份材料,而且是周一早上八点就要,没办法,就只能周末加班赶材料。这种事情在我们这种企业貌似十分常见,主管部门总会在下班前或者放假前发通知,要求提供材料,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每周五临下班的半个小时就会等着传真。
更神奇的是,这些部门发的通知,需要办理的事务都是非常着急的,半夜下通知,早上要结果非常多。有的甚至下发通知与要结果的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而且还要实际调研。更有一些要结果的截止时间比通知下发还要早。以至于今天发了一份传真过来,上面写着“急件”两个字,但是要结果是元旦之后上班第一天的早八点,大家反而觉得没什么着急的了。
习惯了媒体的那种自由、高效工作之后,在企业办公室,面对各种传真、通知和出不完的资料,真有点不适应,也搞不懂。前几天一个在国外生活的朋友回来,聊起工作,她说,以为我们企业办公室应该是喝茶看报的工作。我说你是没见过我们公司的情况。当然也不只是我们公司,同行业的另一家兄弟公司,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居然被这些材料折腾到了中度抑郁症了。这种现状国外的朋友不懂,连我在媒体工作十几年,接触过各种各样企业的也不懂。
但是工作来了,有不爽但是还要做。这就需要将一定的工作方式了。就如同早上同事发牢骚说,他一早把材料送去之后,主管部门又说方案有修改,材料要重新准备。他当场就“呵呵”了,但他还不敢“呵呵”,只能回来继续修改。这种现状是很多企业的一种现状,很多企业的主要工作不在经营上,而在应付各种考核上,高负荷但低价值的工作让企业发展艰难。比如我身后的文件柜,放了近百盒文件,其中业务合同不到一盒,大多都是文件、通知。
其实大多数材料都是反复使用的,甚至有很多材料,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由于上级部门的名目太多,就不得不根据这些不同名头进行修改。近日某部门对企业及企业领导进行了十几项检查、考评,但大部分内容都是重复的,只能根据各自的需要,进行反复组合。
曾和朋友说,要是设计一个软件,来专门生成这种材料,或许是很有市场的。其实这个一点都不难,只要把各相关内容设置成条目,存入数据库中,需要的时候直接分批抓取就好了。没有这种软件,其实也可以做到,将平时的文件进行细致的归类,建立树状目录,在需要使用的时候,进行按要求提取,或许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有很多材料都是条条框框程式化的,只要对上就好,除了应付检查,没有实际价值,没有必要被这些东西浪费时间,更别把自己累垮了,逼疯了。
静心简语2019.12.31.16:10于汉中(原创作品,严禁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