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医生竟也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高危行业了,作为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她们本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救治一个又一个病人,却被自己救治过的患者杀害。
这两天遇害的杨文医生,又将暴力杀医事件推到了大众面前,在令人气氛与悲伤的同时,大家不禁想问,到底是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恨,让一个人能够这么残忍地对待一个为自己母亲治病的医生。
监控视频截图
在一个长达2分多钟的视频中,能够看到凶手没有一点犹豫,刀刀击中要害,而背对着凶手的杨医生没有任何防备,被残忍袭击。
“凶手对杨大夫下手可谓丧心病狂,颈部多处刀伤,其中一刀砍断了右颈侧全部肌肉,砍断了气管、食管,连颈椎骨都砍断了!”参与当晚抢救的一名头颈外科医师痛心地说道。
从脖子前面行凶,砍断了颈椎骨意味着什么,说明杨医生可能已经被“砍头”。
事发已经3天了,杨文医生的同事沉浸在悲伤的同时,也披露出了当时杨医生遇害的一些细节。
杨医生同时讲述的细节
这起严重的伤医事件让广大网友炸了锅,纷纷表示要严惩凶手,并将凶手一家纳入黑名单,不再给他们提供医疗救治。
目前杀人凶手已经被逮捕,但是杨医生却再也回不来了。马上就要过年了,她的家人将承受多大的打击,让人不敢深想。如此性质恶劣的杀医事件,也让一大批医生和即将走向医生岗位的医学生寒了心。
另外,这件事也从侧面说明了目前医患关系的改善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年头,有的人努力工作攒钱是为了避免老年困顿,有的人购买保险是为了保障生命安全,而医生逼不得已竟然关注起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假如有一天,当所有医生都心生畏惧,不再从事这个行业,又有谁给大家看病呢?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发生的典型暴力伤医案例至少也有12起,2名医务人员无辜牺牲。3月14日,安徽省泾县医院患者家属使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将医生赵某捅伤后抢救无效死亡;6月2日,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值班医生和患者未能抢救病人被家属殴打,医生被逼下跪;12月14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外科医生的门诊正常坐诊时间,被一身份不明人员持刀刺伤。
一起又一起恶性暴力伤医事件令医生寒了心并产生心理畏惧,医生出于安全的需要,有时候会委婉的拒绝病人看病的行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上杀身之祸,这种现象值得反思,如果所有医生都因为惧怕危险而对患者有所避讳,那么医疗行业将会陷入寒冬。医生与护士救死扶伤,本应该是令人尊敬的职业,但是却因为频繁的暴力伤医事件令他们心生畏惧,甚至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质疑。
一般来说,患者由于缺乏医学相关知识,对于自己所患何病,如何治疗并没有充分的专业知识来进行判断。因此,他们对向医生寻求帮助的行为是具有超高期待的心理,希望可以遇到良医、药到病除。
但是医学是有边界的,由于医疗水平的局限性,并非所有疾病都是可以被治愈。迄今为止,医学科学还处于探索阶段,有许多难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而目前的医疗技术在医生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
另外,由于患者对医务工作的复杂性和局限性缺乏足够的了解,会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一定的疑虑。例如,有的患者把医患关系看做经济关系,认为既然支付了医疗费就应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得到最满意的诊疗效果。但是对于患者医疗知识了解的较少,对医生期望过高,对于疾病的好转没有一个恰当的认识,当治疗效果与自己的预期不符时,患者便极易出现不满情绪。将责任责任全部归结到医生身上,认为是医生没有尽到职责,继而与医院发生医疗纠纷。
针对此种情况,患者以及家属要学会正确认识医学的局限性,对医生多一点尊重和信任, 主动与医生进行沟通,更好地理解和配合诊疗工作。
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支持,莫让医生寒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