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直击 | 省发改委:“云共享”“掌上办”全天候服务“百大项目”

2020-03-01     龙广电新闻

2月2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进展情况”第二十六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主题是“黑龙江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省发改委副主任白祥和、省工信厅副厅长王冰、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赵武君、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民、哈尔滨海关副关长朴明华、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二级调研员韩忠孝介绍有关情况,并回应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省发改委副主任 白祥和

做好“稳投资”,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对冲疫情负面影响、顶住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举措。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稳投资”工作,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明确坚持“一手抓防疫工作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工作不动摇”,省发改委会同各地各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省级“百大项目”建设,引领带动各地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不放松,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任务。

围绕年初确定的300个“百大项目”,2000亿元年度投资目标任务,铆定“开春即开工”这个关键节点,主要做了四个方面

四个方面

一、及时出台支持政策。

一是省发改委针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紧急制定出台《关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具体措施的通知》,明确对“百大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实行“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接触”措施,投资项目审批全部线上办,利用容缺审批、容缺核准马上办,把公共卫生防控能力、物资储备体系、公共环境卫生等补短板项目纳入“百大项目”推进,特殊行业或特殊项目一律免评审费,需国家机构审批的费用由发改委统筹解决,拓宽投资项目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开展远程评标、电子评标,全力支持和保障重点项目招投标等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9条政策,亮明态度,坚定推进“百大项目”信心和决心。

二是省生态环保厅取消“百大项目”所有前置条件和兜底条件,做到边公示边审查、边公示边审批。

三是省自然资源厅明确有“百大项目”就有用地计划,并先行下达市(地)近500公顷预安排用地指标。

二、加快项目审批核准进程。

一是从项目在线审批看,9条措施实施以来,发改部门通过全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办结各类项目127个,其中,审批类70个项目,备案类57个项目。

二是从容缺审批情况看,省市县共有60个项目在未提供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意见书情况下,容缺办理了审批和核准手续,其中有39个项目是与疫情防控直接相关,尤其针对“百大项目”省发改委采取即报即审即批,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云视频研究容缺审批了18个重点项目,其中11个项目实现当日批复。

三、积极协助落实项目资金。

一是畅通政银企融资渠道,省发改委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黑龙江银保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共同开发以“百大项目”为重点的网上“政银企”推介和对接平台,打造“永不落幕的项目推介会”目前已对接71个“百大项目”500亿融资需求,达成受信金额170.2亿元,24.6亿元已上报总行审批;国开行黑龙江省分行直接对接17家重点企业,涉及融资需求81.8亿;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启动信贷业务应急通道,为41个项目发放贷款17.3亿元。

二是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为26个“百大项目”安排专项债券资金121亿元,会同省卫健委统筹提出43个疫情防控建设项目报国家发改委储备,争取获得支持。

四、强化统筹调度服务。

一是建立远程调度机制,采取微信“微调度”、视频“视跟踪”、信息“云共享”方式,24小时在线工作状态,实现不见面、全天候服务“百大项目”。

二是强化重点项目监测,利用“黑龙江省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监测全省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情况和开复工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是提升线上服务水平,积极利用在线平台移动端手机APP实行投资项目网上申报,设立“企业服务窗口”,及时答复项目单位在线提问,推动项目前期工作。

四是推广市(地)好经验好做法,建立信息交流机制,积极挖掘好经验做法,及时反应工作亮点,推动大庆“首席服务员”制和5G云网融合远程服务、七台河创新“一对一点对点”“掌上办”等推进服务模式在全省推广。

2020年“百大项目”特点

2020年的“百大项目”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项目谋划工作启动早,从去年9月15日就开始启动今年项目申报、筛选和确定工作;二是项目数量大幅增加,由去年的110个提高到今年的300个,大项目个数明显增加,总投资超过100亿元项目有16个,超30亿元有66个、超10亿元有147个;三是产业项目占比提高,占比达到47%,比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

2020年“百大项目”如何推进

下一步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新一轮百大项目攻坚战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推动今年“百大项目”建设上,一是继续紧盯“三率”抓前期,要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审批,尤其是需要国家部委审批的项目要加强对上争取力度,要继续落实好省直部门和地市“1+1”双牵头责任制,落实落靠项目推进主体责任;二是突出“五保”抓要素保障,重点保土地供应、保专项债券使用、保信贷资金落实、保环保审批加快、保水电气运到位;三是强化“四减”提效率,继续落实好“减程序、减环节、减时间、减接触”等9条措施,努力提高项目推进工作效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PSwlXAB3uTiws8KIrh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