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总有一群神奇的人物,他们仿佛拥有吃不尽的记忆面包、超群的领悟能力,常常被身边的人称为学霸,但期末考试的分身乏术和不能拥有周末假期的烦恼,也让大家望而却步在“崇拜”的位置而已。
这群仿佛自带“勤奋、拼搏、忙碌”光环的人,便是辅修第二专业的大学生们。
高考填志愿懵懵懂懂没选到心仪的专业、上了大学后发现专业课与预期相差甚远、转专业要求过高且名额有限……
辅修二专的理由千千万,但能坚持到写毕业论文的人却远远少于最初通过考核的人,每个人辅修第二专业的心态不同、上课划水的程度不同,辅修效果也自然因人而异。
第二专业是个啥?
许多大学通常会在大一下旬开放第二专业申请通道,让学有余力、对其他专业感兴趣的同学进行自由选择。有些大学要求学生只能选本学院的第二专业,有的大学则可以在各学院提供的专业名单上进行选择。
同学们不要天真地认为自身专业没有新鲜感就“左顾右盼”着其他专业,报名二专也是有本专业成绩要求的,修完第二专业后,会根据成绩颁发辅修证书或双学位证书,这两个证书含金量可不一样哦!
辅修证书:辅修一般在你所在的学校修,所修专业为你学校的其他专业。每科成绩不用达到一定的高分,一般只进行期末考试而不进行答辩。辅修专业证书与普通本科学历证书配合使用,作为一种学历证明,一般不单独作为学历证书使用。
双学位证书:在升入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每科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的前提下向学校申请双学士,一般要校学位委员会审查答辩,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你的分数达到要求,并通过答辩,就可以申请双学位了(双学位可以到其他学校学习)。
为啥想读二专业?
扩充知识储备
同学A:
第一专业:工程管理
第二专业:法律
大学的课程并没有高中时那么紧张,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希望可以多学一些其他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多一些知识,总归是有益的。
想接触偏实践的东西
同学B:
第一专业:国际关系
第二专业:新闻学
因为我原来专业是偏理论的,本身我对新闻这个领域有一定的兴趣,对这种每天接触各种人事物的记者有一种好奇心,既然有辅修的机会,那就自然报名了!
兴趣使然
同学C:
第一专业:工程管理
第二专业:金融学
许多学第二专业的人本身就对这个专业抱有很大兴趣,因为兴趣而启发探索,能够坚持到结业的人,多数也是靠兴趣支撑下来的。
为考研成功增加筹码
同学D:
第一专业:新闻学
第二专业:法学
刚接触二专就听说有学长跨专业考到了法律排名TOP前3的学校,在学习二专的时候,能够更深入思考哪个才是你未来最想进入的行业,同时会积累一些知识,对这门学科的大致框架有个了解,考研的时候才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
同学E:
别问,问多了都是泪,高考年少无知,随便填的专业,转专业门槛太高,只好另找途径了!
同学F:
听说小语种二专的可爱妹子特别多,所以,嘿嘿……
学二专有啥好处?
理想很美好
感觉有两个学位证书,全身含金量都提升了!
以后我就是复合型人才了,就业的前景开阔多了!
现实很骨感
书包里的书总是比别人多,双11想换一个徒步专用大容量耐用包
上学期二专考试的时间和六级撞了,这学期又和教资撞了,一天24小时根本不够用
大二换校区的我,每周成了穿梭巴士的常客
周末好想出去吃麻辣香锅,暑假好想回家吃西瓜
看着对方日渐上移的发际线
学二专的人相互抱头痛哭一番后
又回到图书馆啃书了
“每个学期教室的人都在变少”
许多学二专的人都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每个学期开课第一天,感觉教室都会比上学期空了一些,出于各种状况,退课的同学大有人在。
为什么?
“有些第二专业真的比较水,老师也只是把基础理论梳理了一次,课堂氛围也很差,还不如领了教材自学”
“课程安排得并不合理,有时候一门课连上一天,知识一股脑倒进来还没消化,又要开始新的篇章了”
“本专业的课程突然变多,根本没有心思应付第二专业,怕了怕了”
“又要实习、又要考研,课程真的修不完了!分身乏术,只能学着取舍了(痛哭流涕JPG)”……
如何判断是否适合辅修二专?
1.学习能力的自我审视
从前期的兴致勃勃到后期的忙碌烦躁,一路走来个人的学习能力、持久性、刻苦度都应该综合考量,要是平日里上课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状态的话,辅修二专基本也就是个浪费时间和学费的事情了,不提倡;还有就是一些在社团活动方面比较活跃的同学,如学生会、团支书或者兴趣社社长之类的,平时上课忙,周末学校实践忙,真的没有多余的时间再辅修了,慎重。
2.功利心和兴趣度要平衡
有利于考研、奖学金加分、找工作有亮点……辅修二专经常会带有一些“功利心”,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毫无兴趣只为功利,则会让学习变成任务,考试变成交差,“在校幸福指数”急剧下降。同样的道理,如果只是兴趣不实用的话,无论当下还是未来都很难变现,难免让人产生惰性,甚至转变兴趣爱好。因此,辅修二专最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实用的(为分为研为工作)的专业。
3.了解学习资源
辅修二专,时间大多在周末,课堂氛围自由,考试成绩也没那么高要求,学生可能会产生松散感,专业课老师状态也可能会受到影响。了解下专业在学校和市场上的排名和口碑,了解下代课老师的风格和考核标准,跟学姐学长们了解下该专业对“实际知识和能力”提升的帮助到底有多大……避免最后交了学费、花了时间,虚度一场,个人没有真正的改变和提升,意义不大。
写在最后
学二专比较累的地方在于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周末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学二专,寒暑假几乎要花一半的时间留校上课,考试、实习、毕业论文也样样不能落下。
同时,二专考试的复习时间很短,有时会和一些本专业选修课考试赶到一起,复习压力也会增大。这些现实问题一定要在报考前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要以自己的第一专业为基础进行取舍,不能本末倒置影响了第一专业的学习和考试。也预祝大家在每一次考试考证中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