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四十年特别策划
我在大庆挺好的
第三期
《安景臣:我在大庆找到了梦想》
2000年,当接近而立之年的安景臣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大庆时,或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从此之后,他的命运融入了这座城市。在这里,他学会了自立自强;在这里,他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在这里,他拼搏奋斗……
安景臣今年47岁,他自称过于内向的性格制约了他的成功和发展,却也让他能够静下心来,潜心钻研艺术。
安景臣的老家在尚志市,2000年之前,他过着幸福而又相对安稳的生活。安景臣至今记得,在那个刮着北风的寒秋,为家庭日夜操劳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们。
母亲的离去,彻底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安景臣觉得自己仿佛是一颗孤零零的小草,在风中摇曳,不知自己的命运何去何从。
安景臣共姐弟三人,大姐结婚后,举家搬到了大庆,家中只剩下父亲、他与妹妹三人。后来大姐来信要他到大庆去,于是他背起行囊离开家乡。
临行前,安景臣写了一首打油诗:“男儿立志出乡关,事业无成无颜还,自古华山一条路,而今路路可通天”。
到了大庆,姐夫给他报了个美术班学习素描和油画,加上他本来就有刻字、写字的基础,学成后就在姐夫开的牌匾店里工作。
姐夫也写得一手好书法,在姐夫的指导下,安景臣的书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首次参加大庆日报社举办的硬笔书法大赛,就获得了二等奖。之后又参加了一系列市、省、国家级硬笔书法大赛,获得了不同的奖项,同时入编作品集、大辞典等。
后来牌匾店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生活,安景臣和爱人开过书法班,上门修过电脑,和很多来这个城市的外地人一样,每天为了能过上美好的生活而拼搏奋斗。
安景臣发现,随着电脑的普及,用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而电脑设计对于书法字体的需求却越来越高。于是,他萌生了把自己的书法转化成电脑字库的想法。
想法很简单,但由于编电脑字体却是个繁杂的过程。而且字体设计的费用也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在知名的专业公司做字体,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这道坎儿足以把生活并不富裕的安景臣拦在门外。
面对困难,安景臣并没有放弃,他在网上苦苦搜寻适合的字体制作公司。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一家可以合作制作字库的公司,他将字库稿提供给那位老师,审核通过了,那位老师说这是他继古代名家之后制作的第一款钢笔行书字库。
安景臣的钢笔行书字库制作并发布后,被几家大型集团公司采用。自己努力的成果得到了认可,安景臣有了一丝成就感。他告诉记者,他更希望通过字库宣传大庆、宣传百湖城,如果大庆人使用他设计的字体,他将免费提供授权,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贡献。
现在,安景臣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各种报刊上、也经常获奖。年迈的父亲得知儿子的作品获奖,感到很意外。从父亲的眼神里面,安景臣读出了惊喜,也看到了对未来的担忧。这也难怪,在父亲的眼里,不论书法还是艺术创作,都不能当饭吃。老人还是希望他能够踏踏实实地找份稳定的工作,多挣点钱把日子过好。
安景臣想对父亲说,在大庆,他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他一直在不断努力。请老人相信,伴随着城市未来的发展,不论是他安景臣还是其他在大庆生活的人们,日子都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
在大庆生活的人们,未来可期。
来源:大庆日报社新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