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媒报道,崔雪莉已于17日正式出殡,葬礼所有程序都以非公开形式进行。
25岁,正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它可能是许多男孩女孩走出象牙塔、展望未来的起点。而崔雪莉,却以一种安静而令人遗憾的方式走完了最后一程。
曾经那些好的坏的声音都在10月14日的某个时刻戛然而止,这可能是她最后一次被如此围观、讨论。
一夜之间,她的经历统统都被加上了“生前”这样触目惊心的前缀,她的照片、主页、留给别人的回忆从此只剩下黑白……
11岁那年,可爱、活泼的小雪莉在片场客串时,被星探发掘并受邀参加SM韩国少年选拔大会,最终她顺利通过青少年组外貌组大赏加入SM大家庭,自此开始了为期四年的练习生经历。
2005年9月,她出演古装历史剧《薯童谣》,剧里她饰演童年时期的善花公主,剧外她也是兄长、家人以及爱她的人心目中最漂亮的小公主。
雪莉常被称作“人间水蜜桃”,笑起来的时候尤其纯真,雪白的肌肤使得她在人群中更为耀眼。年龄稍大一些后,她的五官及妆容都开始走向性感成熟风,她的美越来越具有个人特点。
她不仅受到了各大杂志、摄影师的追捧,在中国,有许多不是粉丝、甚至不认识雪莉的女孩子也会被她的颜值打动,她的照片被用作头像的频率可能比她本人名字出现的频率更高。所以当初她开通微博后,热评里有人打趣她可以靠收取头像使用费月入百万。
虽然粉丝调侃她可以只靠照片营业,但她绝非一个花瓶。雪莉从小就展现出了出色的演技天分,不仅能表现可爱纯真的一面,也曾塑造过干练、凶狠的人物。拍戏需要“自毁形象”时,她也毫不含糊。
13岁时她就在电影《傻瓜》中扛起过主演的重担,在《出拳女郎》、《致美丽的你》《Real》等多部作品中也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无论爱情、犯罪、动作还是喜剧等题材她都能轻松驾驭,因此2012年她就曾获得SBS演技大赏“NEW STAR”奖。
前日热播的《德鲁纳酒店》里,雪莉也在其中特别出演,只是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会成为她留在小荧屏上的遗作。
2009年9月5日,雪莉以f(x)组合成员身份正式出道。5位青春靓丽又富有个性的年轻女孩一经出现就在中日韩都获得了瞩目的成绩,奖项、名气都纷至沓来,她们也成为了二代团体中不可忽视的代表符号。
而到了2015年打歌时期,雪莉因被媒体拍到和比自己大14岁的崔子交往引发了极大争议,随即停止了活动。
8月7日,她正式宣布退出f(x)组合,尽管雪莉曾解释过退团背后有很多不能明说的原因,但此事依然成了她在其后几年里所受争议的最大导火索。
幸运的是,f(x)其它成员表示能够理解她的决定,雪莉也在经历着一些我们不理解的事,作为朋友不会把她从幸福中拉回来。
相信雪莉、公司在当时做出的决定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队员的态度也从侧面证明了雪莉并非外界所说的因为自私而背叛队友、放弃事业。
受退团、恋爱风波影响,雪莉的工作确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锐减。和金秀贤主演的《Real》已经是16年的作品,今年她只在6月时发布过SOLO专辑《Goblin》。
但这四年来,雪莉非但人气没有下降,反而以另一种方式频频成为了众人的谈资。
雪莉喜欢用照片、直播分享她的生活,但大概也是从2014年起,她时常在社交平台上放出造型怪异夸张的自拍,有时会掰断芭比娃娃的头脚拍照,活烤鳗鱼还为其配音拍小视频、与朋友聚会拍的照片被指氛围过于“自由奔放”,她还曾在深夜一次直播中红着眼眶吮吸手指却一言不发……
类似于这样看似令人费解的行为不在少数,而每次都会在网络论坛上引发网友的激烈辩论。她的举止言行显然既不符合常人的审美,也跳脱出了绝大多数人对一个女艺人的已有认知。
所以她成为了韩国网友票选的“最不希望发ins的艺人”,不理解她的人纷纷用“喝醉了”、“精神有问题”来给她的放飞自我定罪。
但争议声音最大的一次,仍属关于穿衣自由的争论。她多次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真空照”,有一次和朋友聚餐的直播里,她也大方直言自己没有穿bra。
今年6月,雪莉在综艺《恶评之夜》中阐述了自己“No Bra”的原因:“我觉得穿不穿bra是个人自由。有钢圈对身体不好,仅仅是因为它不舒服所以不穿的,我觉得那样更自然更漂亮。”
穿bra不舒服、不健康,相信每一位女性都对此深有体会。本是如此简单的动机,却依然被有心人用来攻击她不检点不自好。
但这显然是典型的“受害者有罪”思维,即便真的遭受所谓不幸,长得漂亮或者穿得少也并不是造成悲剧的主因,别人的错误不应由她来承担后果。
雪莉只是把bra当装饰品,她会根据造型来选择穿或不穿,这是她的个人自由。同样的,她也没有强迫其它人穿或不穿,因为这也是其它人的自由。真正的尊重和平等应当是相互的。
同样能证明这一点的,还有今年4月韩国判定"堕胎罪"违反宪法时,雪莉在个人ins上表达了对堕胎罪被废除的激动之情:今天真的是荣耀的日子,(能够)还所有的女性选择权。
尽管社会在性别权利方面的陈旧偏见至今根深蒂固,雪莉也并没有空喊自由的口号,她希望能从自己开始、从穿衣开始,真正打破外界的固有观念。
身体是自己的,衣服是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女孩子可以选择自己要做什么样的女孩。
因此,在10月15日,美国公告牌官网也发文缅怀雪莉,称她是一位敢于在行业压迫下依然勇于发声的女性,“在政治、女权、性平权等方面都具有前瞻意识的雪莉,足以被称之为韩国时代变迁的标志”。
无论是清纯可爱、还是叛逆自由,其实都是雪莉本人,是她性格中的两面。也许早期因为偶像的身份、公司的约束她不得不选择隐藏部分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她越发意识到做自己的可贵。
但可能是早早进入了娱乐圈,很多人早已经“不把她当孩子”。出道初期就被人骂装可爱、装清纯,后来的所有穿着打扮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面对外界的非议,最开始她的回应看上去似乎有些没心没肺。有时只是反问一句“我怎么了”、“我就想这么做”,或者喊话黑子“还是看看我美丽的脸吧”,然后继续我行我素。
时间久了,她的ins下也充满了不堪入目的黑评,他人的有色眼光像把刀一样锋利。她不止一次表达过疑惑和委屈:为什么所有恶意只集中在她身上,明明“了解过我的人都知道我没有恶意”。
只有她自己知道,她的心理创伤由来已久,她坦言从小就有社交恐惧、恐慌障碍,当任何人不站在自己这边的时候,她也会崩溃到不知道如何克服。
她有过无数精疲力尽的时刻,但却没有人愿意真正倾听她。因此所有快乐、绝望都会被她自己无限放大,狂躁、抑郁在她身上呈现了两种极端。
那些说着“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的人可能是假装出来的,而那些劝着“别在意别人的看法”的人其实也很少对此真正感同身受。
她曾在2018年独自出演的《真理商店》里笑着对镜头说,“请观众多疼爱我一点吧”。
但观众们不以为然,直到她的去世消息给了所有人当头一记棒喝,韩国网民发起了净化与雪莉相关的搜索关键词运动,“雪莉我爱你”搜索次数大幅上升。可惜这姗姗来迟的“疼爱”她再也看不到了。
数据表明,抑郁症已经是当今世界的第四大病种,韩国是世界上自杀率第十高的国家。
我们常说韩国娱乐造星产业链成熟完备,但其代价也是巨大而残酷的,艺人们在台前扮演着积极、阳光的角色,而私下却要饱受舆论、收入、规划所带来的无尽困扰,因此娱乐圈也成了抑郁症的重灾区。
李恩珠、U-Nee、崔真实、张紫妍、金钟铉……这些曾经出现过、但如今只能长埋于记忆的名字正是证明了人的脆弱和坚强程度其实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所有悲剧都会有一个狗血或震撼的开端,殊不知真正能压垮人的,反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并不起眼的负面情绪。陪伴雪莉走完最后一程的,可能的确只有抑郁症。
这件事让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网络暴力的问题上。网络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发声的主体,但同一句话,被一个人说出来和被成千上万个人说出来,性质和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实际上,艺人被讨论是常态,但一件事的普遍性不能作为其合理化的借口。网络暴力不仅仅只是指那些指名道姓的不实造谣、侮辱性的言语攻击,即便是以他人为素材衍生出的段子、影射、嘲讽都可能成为侵权行为。
有些你不曾放在心上的话,也很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甚至被告上法庭。
“雪花论”并没有错,但有些人在跟风怒斥“没有人是无辜的”时,潜台词却是“除了我”。即便没有伤害过雪莉,但可能也伤害过其他人;在声讨别的雪花时,新的雪崩可能正在悄悄酝酿,只是处在群体中的个人很少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即便真的对雪莉生前遭受的网络暴力感到不公、惋惜,也请最好不要用“当你死去,全世界突然开始爱你”这样的句式。
因为这句话的背后暗藏着本末倒置的因果逻辑,无异于是给所有目前徘徊在自杀边缘的人灌输“只有死亡才能摆脱争议”的思想。倘若真的有人模仿这种行为来寻求认可,显然不是我们最终期望看到的。
对抗抑郁症的方式不止是自杀,还有活着。
逝者已矣,太阳仍会照旧升起,声讨别人的责任并不能帮我们找回曾经那样鲜活、自由的崔雪莉,我们寻找真相和答案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如今正默默承受痛苦的人。就像刘亚仁在悼念崔雪莉的ins中提到的那样,“希望我们不要再去让那个名字变得枉然。”
“下一世做平凡的崔真理吧”,尽管平凡的人生也可能会有起伏,但只要活着,世界上就会一直有人在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