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坦克车
万物皆可造车。
小米决定造车后不到一周,据传滴滴也将深度参与造车。
现如今,汽车圈可谓是已经脱离了传统汽车新闻、科技新闻,开始慢慢形成流行跨界之风。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电动车兴起的时代,造车仿佛成为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
在目前国内电动车领域,既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和威马汽车组成的中国本土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也有广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公司,更有百度、阿里、腾讯、华为、小米、美团等大大小小的科技巨头或战略投资、或亲自下场,参与到目前这场造车大比武当中。
造车其实看似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过实际做起来并非那么容易。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已经是造车最好的时代。
如果早两年造车,那时市场还极不成熟,供应链成熟度也不高,很有可能因面临巨大亏损而倒闭。如果晚两年造车,则有很可能新能源汽车大局已定,到时候入局则会错失机会。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在科技巨头纷纷染指造车之后,会有影视公司决定造车吗?
造车时代舞台上,影视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影视公司造车的优劣势
把时间维度拉长,在过去几十年里,造车这件事情,一直是传统车企巨头们的游戏,跟创业公司和科技新贵没有多少关系。因为汽车产业太成熟了,传统车企巨头把控着市场、技术、产业链,其他新入局的公司没有任何机会。
而随着如今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造车不再是某些企业的专属,甚至影视公司也可以参与进来。那么影视公司参与造车都会拥有什么样的优劣势呢?
造车是一个最早以PPT闻名的行业,因为往往车还没量产,PPT先出来了,投资人和客户的钱一收,至于车怎么造出来,那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所以,要造车,先画饼。
听上去,和目前拍电影简直一摸一样。
影视公司决定造车,反过来也会对电影公司本身产生积极意义。正如雷军宣布造车之后,小米股价应声突破27港元/股一样,而蔚来、小鹏、理想的市值也纷纷突破200亿美元一样,资本市场有足够的耐心,给与新造车企业天价估值,即便新车的销售还没有起量。而现在资本市场对于电动车行业的乐观,也会刺激影视公司的股价上涨。而影视公司也不仅仅只是制作内容,从目前大型影视公司纷纷涉足实景娱乐、地产、院线、周边等产业也能看出,影视公司需要拓宽更多的业务方向,而宣布参与造车,也会成为吸引资本注意的一大利器。
鉴于目前还没有一家影视公司宣布参与造车,我们先谈劣势。
主要劣势,应该就是资金问题。无论是当初蔚来一个季度豪掷烧钱200亿的气魄,还是近日小米决定10年投入100亿美元的底气。就目前国内影视类公司的市值来看,几乎所有影视公司都无法摸到造车的起步门槛的。毕竟电影目前只是一个一年600-800亿人民币的生意,想对比造车上万亿的市场,实在是九牛一毛。
但是决定造车,并不一定就是自己主扛起造车大旗,参与造车链条的一个阶段,也是具有较大希望的。正如BAT目前都没有亲身下场造车,而是选择战略性的投资。影视公司也可以深度参与到造车的某一个链条当中。与其他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联合造车,在造车链条中,也发挥影视公司本身具备的优势。
而汽车的娱乐、影音模块,正是影视公司目前最大优势。
造车时代舞台上,影视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电动车影音系统,
会是未来大趋势吗?
无论是主业做手机的科技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都没有汽车制造背景,但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科技公司在前一轮的造车周期内普遍专注于技术研发,积攒了AI算法、大数据训练、操作系统生态等技术资本,因此在智能交通、车联网、自动驾驶领域均有布局。因此即便缺乏造车经验,也能够在某一领域拔得头筹。
而影音娱乐系统,依旧是目前电动汽车、尤其是国产电动汽车所欠缺的。
电动车对比传统油车,不仅仅是能源革新那么简单,更像是智能手机对比功能机,是一个颠覆性的契机。资本市场看好电动车,也不仅仅是因为能源的改变,其核心也在于智能化的前景。举个例子,手机最早的功能是通话,但目前已经发展成了每个人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移动终端。汽车过去的功能是出行工具,但是在未来,它还有更大的娱乐性可以挖掘。在电动汽车逐渐完成了网联化和智能化之后,电动车的影音功能,也会越来越被急需。
影视公司参与造车,也并不是为了卖车,而是拥有了一个新的内容播放介质。
相比起汽油车,纯电动车在启动状态没有震动、没有噪音、可以拥有一个舒适的影音环境。冬天开暖气、夏天开冷气,没有汽油车那种一氧化碳不慎倒灌进座舱的隐患,把座椅也可以调整为最舒服的状态,以及让家人能够更多的时间在电动车里度过。
造车时代舞台上,影视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目前,已经有不少国内电动车,装配了所谓的“影院模式”,但是这个模式还十分简陋。开启影院模式,也就是把电动导航操作台变成横屏的,后续还有着极大地改善空间。一个优质影音汽车的环境,甚至要好过在家里用手机、Pad、电脑等播放介质。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能配备投影仪和高级音响设备。
造车时代舞台上,影视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影视公司X造车的N种可能性
虽然国内影视公司尚未涉足造车领域,但是作为好莱坞六大公司之一的索尼,其实在2020年年初的CES大会上,已经推出了它的Vision-S概念汽车,超多的传感器和大屏影音系统,也是其吸引受众的一大杀手锏。
造车时代舞台上,影视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其实,早在燃油车时代,所谓的整车信息娱乐系统就多次被提及,但是碍于技术原因,一直没有厂商真正把这套系统完善。
而伴随着屏幕技术的成熟,车载屏也会在电动汽车上越来越常见。但电动车时代的车载屏影音娱乐,注定不可能去和十年前出租车上的触控传媒对比。车载屏在过去10年,更多是一个车内的“流动电梯”广告,承载的更多是流量价值。但是在未来,5G技术、高清2K、4K技术的加持下,电动车在行驶阶段,可以充分地对后排屏、副驾驶屏进行真正的内容消费利用。甚至在停车阶段,车前玻璃甚至也能变成一块巨大的LED屏,可以供全家进行享受。
造车时代舞台上,影视公司扮演什么角色
而具体的影音娱乐内容,也会与目前的车载影音系统进行区分。目前大多数国产电动车,都会自带一个pad屏,与优爱腾等视频平台合作。而伴随着未来车载影音娱乐的完善以及相关市场的壮大,更大的影音娱乐甚至影音消费需求也会被体现出来,各大影视公司所拥有的版权库也就发挥着作用,而杜比、巴可等技术公司,也会把相关技术提供给汽车公司,以打造一个更充满沉浸感的影音消费场所。
今年滴滴与真乐道合作推出的跨屏微短剧《做梦吧!晶晶》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微短剧只适用于20分钟内的短途打车使用,更长时间的剧集、电影消费,也可以适用于周末出行等更长时间驾驶过程中的享受。
文化娱乐内容消费市场越来越大的趋势不会变,变的只是内容消费的渠道,这也是科技巨头们涉足大文娱领域的原因之一。近几年,除了院线电影,网大(网络大电影)、手大(手机大电影)等概念也伴随着渠道的变化而产生,未来汽大(电动车大电影)甚至也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内容模式。从去年疫情的情况来看,汽车影院这一种模式在我国基本无法有效进行推广,但是在美国却具有较大的市场。电动车的车内影音系统,也是目前我国电动消费领域一个全新的尝试与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