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部分中国观众根本就没看过吉恩·戴奇执导的那13集猫和老鼠,电视上也根本没有播过。。。
今年的4月20日,
执导13部《猫和老鼠》的导演——
95岁的 吉恩·戴奇(Gene Deitch)
在布拉格的公寓里意外去世。
而戴奇的离开,
也意味着猫狗大战的四位主创导演
全部离我们而去。
吉恩·戴奇1924年8月8日生于美国芝加哥,1959年移居布拉格。
相信在你童年最喜欢看的动画片 List 里,一定也有 Tom and Jerry 。
这部由高梅电影公司1939年开始创作、1940年播出的动画,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画片~
零台词的《猫和老鼠》吸引了包括成年人在内的无数粉丝。只有短短7分钟一集,却5次提名奥斯卡,7次拿奖。
其实除了《猫和老鼠》外,戴奇导演的职业生涯中还有一部著名的作品——《大力水手》!
说起来有点难以置信,这个我们小时候看过的动画人物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了。
1929年“大力水手”波派首次出现在美国漫画家E·C·西格的作品中,今年他老人家已经91岁了。
从1960到1963年,戴奇和与伦勃朗合作制作了《大力水手》系列动画片,并为米高梅公司制作了13部《猫和老鼠》短片。
“汤姆和杰瑞”的典故,源远流长。它是在19世纪伦敦年轻人常使用的俚语,意为“吃喝玩乐的浪荡子”。
Tom and Jerry 最早起源于皮尔斯埃根(Pierce Egan)的《杰瑞霍桑和他的优雅的朋友科林斯汤姆》。
1939年,米高梅公司旗下的两名动画新人威廉·汉纳(William Hanna)和约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创作了第一部以猫和老鼠为主角的动画短片《甜蜜的家》。
威廉·汉纳和约瑟夫·巴伯拉
当时,猫和老鼠的名字还不是汤姆和杰瑞,而是Jasper 和 Jinx。
《猫和老鼠》第一部剧集
这部动画的诞生,也打下了猫和老鼠互相追逐的模式。
《甜蜜的家》
在初步获得市场认可后,1940年,米高梅公司通过投票的方式,正式启用了“汤姆”和“杰瑞”两个名字。猫和老鼠有了新名字,观众们也就有了经典的猫鼠微笑对望的片头 Logo。
自此,《猫和老鼠》的黄金创作时代开启。自1943年起,《猫和老鼠》斩获无数奖项,其中包括屡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
1957年,因《猫和老鼠》所带来的盈利日趋减少,米高梅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解散了该剧的动画部。次年,米高梅对外宣布不再制作动画,这也就意味着《猫和老鼠》不可能再重现屏幕。汉纳和巴伯拉无奈也告别了汤姆和杰瑞。
1960年,一名导演带着团队从捷克漂洋过海来到美国,向米高梅申请继续制作《猫和老鼠》,这名导演就是吉恩·戴奇。
基恩·戴奇在1961年-1962年期间共执导、制作了13部《猫和老鼠》。
戴奇导演的《猫和老鼠》
戴奇版的《猫和老鼠》与之前的短片相比并不过于注重画风,他们创作的短片动画效果有限,色调阴暗、动作生硬、音乐低沉、背景艺术更加简单、棱角分明。
戴奇导演的《猫和老鼠》
但受其酷爱太空的兴趣爱好影响,戴奇版的《猫和老鼠》往往脑洞大开。
之前的短片的场景一般都设计在室内和室外,而戴奇的短片则选择了更具异国情调的地点,如19世纪的捕鲸船、古希腊卫城或狂野西部。
短片里的猫和老鼠常常上天入地,不好好在家呆着,矛盾也变得针锋相对、充满暴力情节。
戴奇版的《猫和老鼠》风格迥异
1961年,《猫和老鼠》系列成为当时最卖座的动画短片,取代了占据榜首16年之久的《兔八哥》,并持续到1962年。
尽管有人认为戴奇导演的短片是《猫和老鼠》系列中最糟糕的, 称这13部动画是《猫和老鼠》的黑历史。但仍有很多粉丝写信给戴奇,称他的汤姆和杰瑞是他们的最爱。
无论如何,这一版本的《猫和老鼠》获得了巨大的商机,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动画短片系列。 也正是基恩·戴奇的大胆之举拯救了这部经典动画,让它得以延续下去。
很多人都很费解戴奇的风格突变,但其实,每一部“好玩”的动画片背后,都隐藏着导演的个性、时代背景以及残酷、现实和理性的另一面。
比如194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的《扬基都德鼠》,就是在为1942年中途岛战役的胜利高唱赞歌;
剧集《扬基都德鼠》海报
在那一集里,汤姆和杰瑞照例开始了一场世纪大战,它们用酒瓶当大炮,用鸡蛋当炮弹,用老鼠夹和西红柿当坦克,玩得不亦乐乎。
但当汤姆最后被鸡蛋炸中,鸡蛋液从他脸上流淌下来时,正与墙上的纳粹海报如同一辙;
而最后取得胜利的杰瑞,乘着纸飞机飞上天空,身边燃放的烟花是一面美国国旗。
这样的暗喻在《猫和老鼠》中比比皆是。《休战双方》一集中的大狗和汤姆、杰瑞始终无法在分肉问题上达成共识,其实是对雅尔塔会议的嘲讽;
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使得《猫和老鼠》影调一度变为暗黑风格;而《太空三部曲》影射的是星际殖民活动。。
尽管受经济影响,《猫和老鼠》的创作班底几经整合、也再次遭遇过部门关闭、米高梅并购等事件,但汤姆和杰瑞的故事至今仍在创作,而且它们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越来越融洽,也越来越有趣。
2004年, 基恩·戴奇因对动画的终生贡献而获得了温莎·麦凯奖(Winsor McCay Award)。
2006年,《猫和老鼠》的原创者约瑟夫·巴伯拉与世长辞,这一回是他先离作品而去,《猫和老鼠》仍活了下来。
约瑟夫·巴伯拉
今年,基恩·戴奇与世长辞,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粉丝们纷纷在网上致敬,感谢他成就了自己的童年。
夸张的动作创意,天马行空的剧情,高水准的古典乐,细腻的制作方法,无可挑剔的细节处理,让时隔80年的动画在如今看来依然毫不逊色,再看时依然会被其中的创新精神与人文关怀所打动。
《猫和老鼠》每集动画都带给我们诸多的感动,教会我们明是非,辨善恶,其实我们怀念的不是动画片,而是回不去的童年。。
而这也是它为什么能够火爆至今的原因,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猫和老鼠》之所以令人难忘,原因之一是因为杰瑞永远都古灵精怪,逢凶化吉;而汤姆总是外表凶恶,内心善良。
更关键的是,他们亦友亦敌,永远不会失败,也永远不会死亡。这也是《猫和老鼠》永远充满着生命力的秘诀所在。
一起重温下戴奇导演这部经典的《扬基都德鼠》:
即便导演已经去世,但《猫和老鼠》的故事没有就此结束。
汤姆和杰瑞的人生就是一个追一个跑,有欢声笑语,也有一地鸡毛。
而我们的人生,何尝也不是如此呢?
感谢,
有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