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2公里是个什么样的长度?如果以中国计算的话,东西距离跨越5个时区也才5200公里。而荷兰四个构成国之一的荷属圣马丁岛却远离本国7022公里,中间还隔着一整个大西洋,也因此被称为离祖国最远的海岛,共有4万人口生活在三分之一个圣马丁岛上。
第一个发现圣马丁岛的是西班牙探险家哥伦布,但真正把这座孤岛建设起来的却是荷法两国,眼看两国把圣岛当成跳板依托盐贸易混的风生水起,西班牙军队出手直接抢了回来,结果没能力做盐贸易又放弃了。
荷法殖民者回岛后继续你来我往的小面积冲突,与法国这种当时的海上大国比起来,荷兰不论是军力还是财力方面都落在下风,经过16次改写边界线后,荷兰只剩下圣岛的39%面积,其余的53平方公里都被法国人控制。理由也很现实:每次谈判时周边的法国舰队都会聚集在港口,荷属岛民为避免战争爆发,不得已连续16次同意法国提出的方案。
分配完毕逐步开发,毫无农业迹象的圣岛引进棉花、烟草和甘蔗种植,数千非洲奴隶登岛工作。然而,美国带头废除奴隶制导致圣岛在此后的百年里乱成一锅粥,各种黑帮与偷抢案件频发,富人纷纷逃离,二战后荷兰军队入驻并恢复农业,经济开始复苏。
很快,精明的荷兰人发现地处大西洋深处的圣岛天青海蓝适宜旅游业,因而将重心转向吸引欧美游客,并给予相对独立的海外地位,准许发行货币、立法等特权,2010年正式承认其合作伙伴地位,与阿鲁巴、库拉索岛、荷兰本土同等地位。
在1985-2015年这30年里,荷属圣马丁岛的经济增长了15倍,平均两年翻一倍,法属领地也全面跟随荷属进行旅游业发展,全岛人口从四千多直接飙到七万多,人均GDP从5000美元连续增涨15年至目前的7.5万美元(免税制,人均GDP与实际收入相差无几)。
在荷属领地生活的荷兰人不足4万,但每年接待的游客却将近150万人,其中邮轮游客占75%,且每年以15%的均速继续增涨中。2018年公开的数据中,1-6月有73.3万游客乘坐邮轮抵达,6-12月也有近40万游客,全年靠岸大小邮轮超过700艘次。
要知道,作为中国邮轮门户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从2011年开港至今也才接靠了2000艘次,几乎全部是外送游客。但荷属圣岛却全部是内接游客,而且80%都是下船过夜的游客,其中停留3-4晚的高端游客占比28%,人均贡献1980美元消费。
按照荷属旅游局公布的“九成人口和九成收入都来自旅游业”来算,3万多人接待150万游客,人均一年要为50名游客提供服务,这个数字是邻国多米尼加的17倍之多。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游客热衷于来荷属圣马丁岛旅行呢?
第一点毫无疑问是免税业的高度发达,在荷兰人给予圣岛自治和立法权时,也等同于默认圣岛发展免税金融业,因此,圣马丁岛虽然以旅游业为主,但仍然重视免税业,碍于欧美各国的压力,并未发展过多离岸金融,各方关系十分融洽。
为了让更多商品以低价进入圣岛,荷属法律规定每艘邮轮携带一定价值的免税品和生活品登岛销售,即可免收或减免停泊费,连补给都能打折。为节约费用,全球各大邮轮公司几乎每天都在与奢侈品公司与生活市场打交道,一箱又一箱商品抵达圣岛换取更多利润。
另一方面,圣岛旅游业与市场管理高度融合,甚至连商品定价和销售量都由旅游局代管,为了维持更高性价比和商品质量,荷属圣岛政府也算是“无所不用其极”。短短几年,岛上的奢侈品与生活物价都大幅降低,从此成为游客眼中最适合购物与度假的天堂,周边各大旅游海岛的游客或多或少都被抢走。
当然,圣岛人在海洋保护方面也做出贡献,其中最为人乐道的是“5海里禁渔”和“破坏罪(可叠加)”,指离岸5海里(9.26公里)禁止商业捕鱼,违者以破坏海洋、生态、渔业等各种民、刑法罪叠加判处,2012年就有人被叠加判处112年刑期,终身不得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