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洱德化:深山养殖生态鸡,“啄”出脱贫“金窝窝”

2020-04-30   云南网

德化镇是宁洱县唯一的贫困镇。2013年全镇识别出建档立卡户贫困户582户,建档立卡人口2218人,贫困发生率19.33%。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德化镇认真落实各项脱贫攻坚好政策,奏响了一曲曲动人的脱贫减贫战歌。截至2019年底,共有建档立卡户572户1889人,脱贫563户1868人,未脱贫9户21人,贫困发生率0.18%。

生态鸡

在德化镇勐泗村,早上天刚亮,脱贫户竺明仙和丈夫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给鸡投食、加水,打扫鸡舍,这是她们家在脱贫后,正大力发展养殖业的一个日常。竺明仙的父亲早些年去世了,母亲身患重病,姐姐身体有缺陷,2016年她家通过精准识别被评为建档立卡户。

在扶贫工作队全力开展结对帮扶,产业扶贫,医疗保障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下,竺明仙一家人努力赚钱,2017年家庭人均纯收入13270元,达到脱贫标准,摘掉了穷帽,竺明仙欣慰地笑了。“当贫困户既不能发财,更不光荣,好日子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劳动得来。”竺明仙笃定地说。

勤能兴家,志能脱贫。日子有了盼头,好强的竺明仙,也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更好的生活。一直给别人打零工干不出什么名堂,今年年初,在和丈夫商量以后,竺明仙决定往养殖业发展,考虑到去年以来猪价成本太高,资金不够,竺明仙便想着生态土鸡养殖也是个不错的路子。说干就干,今年2月份,她和丈夫在厂洞小组旁边的山地上以一年3000元的价格租了21亩地试验养鸡。

勤劳的竺明仙

在家人的帮助下,投入了16万资金用于购买鸡苗、搭棚等。“本来计划养1万只,但是考虑到我们养殖技术可能不成熟,资金不够、环境气候、销路那些也没对接上等各方面的问题,万一失败,辛苦赚来的血汗钱就这么没有了,还是不敢太冒险。”竺明仙的丈夫说。

养鸡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鸡苗刚进几天,小鸡经常发出怪叫,有的病恹恹的站不起来,拉出的粪便红的,黑的,白的,这可急坏了竺明仙,她和丈夫连夜到普洱市买了几千块的药回来喂,接连几天,为了照顾鸡崽熬到半夜。为了掌握养鸡技术,去年11月份,竺明仙的丈夫报了养殖培训班,到昆明学习养鸡技术。现在,对于养鸡,竺明仙和丈夫也能算半个行家了。

谈到未来,竺明仙有更美好的期待,她告诉记者,今年她家申请了创业贷款,下一步,打算把规模扩大,把脱温室建起来。再把周边的村民吸纳进来参与养殖,渐渐形成规模,把养鸡产业做强做大。

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自强奋斗始终是根本和内因,一直以来,德化镇始终坚持扶贫先扶志,抢占精神高地,群众思想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贫困帽”从抢着“戴”变成了主动“摘”。相继涌现出像竺明仙这样的一批批自主创业,自谋发展的建档立卡户,他们不等不靠、脱贫致富,用自己的双手谱写出一首属于自己的脱贫之歌。

云南网通讯员 鲁红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