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黑胆小,可能是“泛灵心理”在作怪,家长要及时引导

2020-04-29     逗儿妈妈

逗儿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在孩子2-6岁之间,容易产生一种十分奇妙的心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泛灵心理”,幼儿在这个时期,会把身边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具有生命力的,也会和这些物品进行沟通交流,然而一到了夜晚,孩子的想象力丰富,黑暗放大了恐惧,再加上“泛灵心理”带来的拟人效应,孩子的恐惧就会急剧增加,变得越发胆小怕黑。

李女士家的小磊今年三岁了,至今不敢独自一人在夜晚去卫生间,每天晚上方便的时候,都要父母陪着一起去,夫妻俩开始不知道原因,只是觉得儿子如此胆小是个问题,所以想了很多方法帮助小磊克服,但是无论如何劝说解释都没有用,小磊依旧不敢一个人在夜晚去卫生间。

多次询问之下,小磊才吞吞吐吐的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原来他觉得卫生间里的滚筒洗衣机就像一个怪物,取放衣物的圆形窗口就像怪物的血盆大口,小磊认为自己晚上一个人去卫生间,就会被怪物吃掉,所以才一定要爸爸妈妈陪着,这个原因让李女士夫妻哭笑不得,却也不得不重视起来,把家里的洗衣机挪到了阳台。

小磊把洗衣机看作怪物的恐惧心理,正是“泛灵心理”在作祟,幼儿到了这一时期,普遍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原因,只是片面的责怪孩子胆小懦弱,反而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泛灵心理”呢?

一、孩子胆小怕黑的原因有哪些?

1、怕黑是人类本能

惧怕黑暗、惧怕未知是人类的本能,孩子的心智不成熟,不能理智思考和分辨,所以这种怕黑的恐惧感就会被放大,而且孩子的身体状况也没有发展完善,身体触觉在夜晚会有一些失调,在黑暗中不能像白天一样很好的感受到周边环境,因此就会感到害怕。

孩子怕黑胆小,可能是“泛灵心理”在作怪,家长要及时引导

2、缺少父母的陪伴

有些家长平日里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就会缺失安全感,变得比别的小朋友更加胆小敏感,轻易不敢一个人尝试陌生事物。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长中所具有的教育意义,是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取替的。

3、“泛灵心理”的影响

孩子到了夜晚想象力要比白天更加丰富,在他们的世界里,身边的一切都有生命力。这种拟人化的心理状态,会让孩子感觉身边充满了危险,风声、脚步声、甚至是一个塑料袋都会带给孩子恐怖的联想,认为随时随地都有怪兽会出现。


所以,家长发现孩子胆小怕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心理引导,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胆小鬼”的标签,尽量缓和“泛灵心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

二、“泛灵心理”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1、对陪伴自己的物品产生依赖

在“泛灵心理”的影响下,孩子会很轻易的和身边陪伴自己的物品产生依赖的感情,比如有的孩子经常会和洋娃娃、小汽车、甚至是枕头自言自语,把这些物品当成有生命力的小伙伴,一旦这些物品出现损坏,将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悲伤,并不仅仅是换个新的物品就能替代。

2、加大孩子的恐惧

有些家长经常会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恐吓孩子:“再不睡觉大灰狼就来了、不好好吃饭怪物会来抢你的饭吃……”

孩子由于“泛灵心理”的影响,将会真的认为世界上存在怪物,变得越来越胆颤心惊,身边出现一点响动,孩子都会当成是怪物要来的信号。

3、孩子变得没有责任感

孩子在幼儿时期,经常会有一些磕磕绊绊,一些家长在孩子摔倒的时候,为了缓解孩子的情绪,经常会用拟人化的方式来表达,比如打两下把孩子绊倒的物品,或者是骂两句地板太滑了等等。

这种拟人化的方式正是利用了孩子的“泛灵心理”,虽然的确让孩子更易于接受,但也会让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遇到事情就认为是别人的错。

三、家长如何及时引导让孩子远离恐惧?

1、不要否定孩子的恐惧

当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家长应该耐心询问原因,帮助孩子平稳情绪,不要对孩子的恐惧进行否定,有些家长总是会在孩子害怕的时候说:“你是男子汉,要胆大一点”、“家里没有鬼,不要瞎想”。

这些否定的言语,只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感受没有得到重视,反而会增大恐惧感,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孩子怕黑胆小,可能是“泛灵心理”在作怪,家长要及时引导

2、陪伴孩子适应黑暗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在黑暗中玩一些小游戏,比如用手指在墙影上塑造一些小动物。一方面家长的陪伴可以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帮助他们适应黑暗;另一方面孩子可以在游戏中发现黑暗的美好,从而降低心中的恐惧。

3、在夜晚带孩子看一些温暖的绘本

在夜晚来临之前,家长就不要带孩子看一些有恐怖内容的绘本或者动画片了,否则将会刺激孩子的想象力,在夜晚变得更加丰富活跃,导致孩子越加恐惧。可以多看一些温暖平缓的绘本,让孩子的大脑皮层在睡前得到舒缓,在降低孩子恐惧的同时,也能更加平稳的进入睡眠状态。

孩子怕黑胆小,可能是“泛灵心理”在作怪,家长要及时引导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的段慧莹教授认为:“两三岁的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是万物有灵,不只是玩偶娃娃,就连衣橱、桌子、窗帘都是有生命的。在这样的心理认知之下,孩子自然认为环境中还有其他生物,而且可能躲在家具后面。”

当孩子出现胆小怕黑的现象时,家长应该及时的给予重视,引导孩子舒缓这种由于“泛灵心理”带来的恐惧。在平日里,多陪伴孩子通过小游戏适应黑暗,提高孩子的睡眠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孩子对黑暗的恐惧感。

今日互动话题:您的孩子怕黑吗?您又是如何引导孩子远离恐惧的呢?欢迎大家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

我是逗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E2oIxHEBfwtFQPkd8_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