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那一双饱经风霜的手,竟然是7岁女孩的,我还以为是老人手。”
这是很多人看到7岁女孩一身伤痕时不由自主发出的惊叫。
这两天鹿妈被这样一个视频惊到了。河南息县,一个7岁的女孩,被一堆村民围观,孩子身上到处都是伤痕,旧伤络新伤,一块紫一块红,有的已经结痂,膝盖好像也有些变形。
追问下才知道,原来这都是奶奶“管教”她时留下的伤痕,电线,水管,老虎钳这些都用过,奶奶教育她的理由是“孩子不听话”。
据了解,女孩的父母在外面打工,孩子平时跟着奶奶生活。孩子不听话,奶奶就打,而这样的打,显然孩子没有变得更听话,身上的伤不断出现就是明证,管教孩子成了恶性循环。
同样的事情,海南也曾有一个,女孩因为顶嘴,被恼火的父亲连续打了一个半小时,孩子躺在地上最后说“爸爸,我起不来了”。
爸爸还不相信“别给我装,赶紧起来”,直到孩子快不动了,送到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就因为孩子做作业时,对父亲顶了一句嘴,竟然失去了生命。
“我以为是为我好,教育我,却没想到是要命”这可能是海南7岁女孩临走也没搞明白的。自己最亲的人,把自己带到这个世界的人,自己最相信的人,为了管教自己,却会这样伤害自己。
就因为孩子不听话,一个遍体鳞伤,一个失去性命,为什么我们这些大人的管教总会失控?
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孩子的不良行为,看看怎么才能避免。
第一步:重新认识孩子的不良行为。
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孩子也不例外,虽然有时候孩子未必能清楚。大人也未必真正明白,孩子让我们讨厌的行为,后面真正的目的。
老师请回答里面有一个孩子小杰,别人能写完的作业,他每天写到半夜都写不完,家长以为他磨蹭。父亲曾恼怒的拿杯子砸,幸好没砸到身上,而把墙都砸出了一个深坑。请家教、陪写作业,什么招都试了,没效。
直到众多名老师共同分析沟通才发现,孩子磨蹭不好好学习的行为,是因为家里生了二胎。大人无意识的忽略,让孩子失去了安全感,觉得妈妈偏心、不爱我了,从而导致孩子无意识的利用磨蹭的行为来寻求妈妈的关心。为此孩子也没少受委屈、挨打。
可见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找到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才是关键。
面对孩子,为什么你的管教总会被激怒,心理学家认为是孩子的4个心思家长没猜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目的(心思)大致可分为4种:
1、寻求过度关注
拿刚才小杰的例子,孩子磨蹭不写作业做不完,不在学习本身,目的是为缠着你,让你为我忙活,让你关注我,证明妈妈是爱我的。
2、寻求权利
证明我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在大人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很多事情会离开孩子行为事件本身,比如孩子做作业磨蹭,管着管着,双方就开始斗气,孩子就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大人就感觉到,权威受到了挑战,被激怒或被击败,这两个7岁孩子的家长,其实无意中,都进入了这样一个“权力”争斗的恶性循环。
3、报复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特别是有分歧的地方,家长的粗暴行为,孩子会觉得受到伤害,想要跟你扯平,于是故意给你捣乱逆反。
4、自暴自弃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已经没救了,毛病太多,说啥啥不听,对于孩子的教育感到绝望无助,以至于孩子也觉得自己不行,自卑没信心,很多事试都不想试,让家长感觉很窝火。
第二步:在改变认识的基础上重新反思自己的管教方法。
棍棒下出孝子,不听话就打,顶嘴就打,孩子打怕了,打服了,才能听话。这是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简单粗暴直接有效,但往往很难长期有效,副作用却非常明显。
鹿妈提醒,孩子的不良行为,好的教育是一次治愈一生,不好的教育是一生都在治愈。
愿天下父母都能学到正确的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认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