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作为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科研工作者,今年已经73岁,对于普通人来讲,73岁正是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儿孙绕膝是一种常态,但像李兰娟这样的医务工作者和类似的科研工作者却舍弃了与家庭之间的聚会,特别是作为一位在业界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李兰娟院士和钟南山院士一样在此刻奋战在第一线,为救治危重病人争取时间,同时还要为当下很多人关心的疫苗研发做出努力,甚至李院士来到武汉的这些天都没有好好休息过,此前采访的内容让人看后十分心疼,那就是每天也就是睡眠在三个小时。
别说对于一位老人,就算是年轻人来说一天睡眠三四个小时也很难扛的了,李院士为了就是可以争分夺秒与团队和病毒抢时间,向我们展现出来了一位医者仁心的大爱。
李兰娟院士曾在17年的抗击非典中做出过很多有益尝试,并提出了很多新的思维和方法,当年56岁的她也曾和现在一样与万千医务工作者争分夺秒奋战了多个昼夜最终取得了那场“战疫”的胜利,如今我们相信也会如此的。
而李兰娟院士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其实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李兰娟院士出身在浙江一个农村家庭,当时家徒四壁,吃饭都成问题,但就在这样一个贫寒之家里,李兰娟作为一名女孩子当时却被父母支持做出了很多家庭都难以承受的决定,那就是无论多么难都要供孩子读书(当时女孩子往往学历都很低,而且兄弟姐妹多的时候,往往会让女孩子弃学来供男孩子)。
在初中高中阶段的李兰娟院士,一直都学习十分优秀而且用功,她知道自己的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所以让其倍加珍惜,在70年代当时大学生还是凤毛麟角状态之时,年轻的李兰娟院士义无反顾地选择进入医科大学就读,在浙医大就读期间,她继续把以前的学习作风发扬了起来,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医生。
此后李兰娟院士一直在医院和高校工作,在浙医大并入到了浙大这所985后,还担任了该校医学院的教授,说到李院士不仅仅自己是个厉害人物,丈夫郑先生也是一名院士,郑树森先生作为一名医学大家如今在专业领域中一直引领着我国的医学发展。
李兰娟院士自知当年苦难生活,所以在自己有了成就之后做出了很多大爱无私的决定,比如为了支持鼓励具有创新精神的科研工作者和优秀科学家,6年前和自己丈夫郑树森先生一起在浙大设立了树兰医学奖,把自己毕生的所得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放在了这里。
而李院士在武汉的近20天时间里,已经在定点医院救治危重病人过程中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作为一名7旬老人每天需要穿着防护服工作,而戴上护目镜的她,如果在人群当中很难被分辨出来。
李兰娟院士与同事一起努力工作的精神感染了我们,而就在李兰娟院士脱下防护服和护目镜的时候,可以看到脸上十分明显的压痕,但李兰娟院士依然保持着微笑,甚至这张图片很快上了热搜,让很多人看后十分感动和心疼,一些网友发出了“加油,感谢李奶奶”等话语。
也正是有了像李兰娟院士这样的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我们也相信胜利很快就会到来的,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