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起大落之后,赵本山:人生在低处是最幸福的

2019-09-10     娱乐第一扒婆

1963年赵本山母亲病逝,父亲远走他乡,几乎成为孤儿,开始跟二叔(盲人)学艺。拉二胡、吹唢呐、抛手绢、打手玉子、唱小曲、二人转小帽等样样精通,尤其是三弦功底尤为突出。

苦难的童年是他一生的财富,为其日后的小品、演艺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4年赵本山17岁入公社文艺宣传队,又入威远乡业余剧团,后借调西丰县剧团主演二人转。

1982年,辽宁省举办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在梁秀亮与崔凯合作的拉场戏《摔三弦》剧中扮演盲人张志,一举成名。

1987年赵本山和潘长江搭档演的《瞎子观灯》,在沈阳演了五六百场,一天就演四五场。同年,他调入铁岭市民间艺术团。

1988年,主演电视戏曲片《双送鸭》。

1988年春节晚会已经定下赵本山参加哈尔滨分会场的演出,而且节目提前录了像,全铁岭的人都知道他上了春节晚会,但后来他的节目却没播,赵本山却一直等到电视里打出“再见”。

一年后的国庆晚会,他才第一次在央视亮相,紧接着就是1990年春节晚会的《相亲》。

连续三年赵本山都是节目一等奖,1994年他因为家里有事,很晚才到春节晚会剧组报到,导演组嫌赵本山“架子大”,就坚决没让他上。

1989年参加首届东北三省民间艺术节,参加辽宁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在姜昆的推荐下进入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并主演拉场戏《1+1=?》、《麻将、豆腐》。创作出了《相亲》、《我想有个家》、《牛大叔提干》、《红高粱模特队》、《昨天今天明天》、《卖拐》、《卖车》、《功夫》等经典小品。

2000年7月,任电影《幸福时光》男主角。

2002年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拍摄的电视剧《刘老根》中,担任导演及男主角。9月以赵本山名字命名的“赵本山杯”小品大赛会同中国铁岭首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在铁岭举行。

2007年,指导拍摄《乡村爱情2》。同年和宋丹丹合作演出了电影《落叶归根》入围第44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2012年,拍摄《乡村爱情小夜曲》,在戏中与80后演员关婷娜饰演夫妻。7月拍摄了《乡村爱情变奏曲》并在里面有大量戏份出现。

2013年宣布正式退出春晚舞台,留下机会和空间给更多的年轻人。

2014年,赵本山早早表达了想上春晚的想法,他说:“第一,我听党的话;第二,我听老百姓的话。要是大家早都把我忘了呢?但如果大家还愿意看我这张老脸,我会奋不顾身。虽然我身体可能是有点问题,但是,不至于倒在台上。”

14年的赵本山确实安静下来了,好像过着非常隐逸自在的生活,和老哥们儿们一起聊天,抄心经,这样的日子对于曾经这么辉煌的赵本山来说,实在是很难得。

如今他也慢慢地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之中,好像他熬过了低谷,就像是他在戏词里唱到“人生在世全由命,八字造就难更改,富贵从来由天定……”。

赵本山对此也有了新的领悟:“人生就是这么点儿事,当你普普通通的时候,你想过好,当你过好的时候,你又有更高的追求,当你站在高处的时候,你才反应过来人生在低处是最幸福的。中国有一句古语,三穷三富过到老,没有一个人会顺风顺水地走到尽头”。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px4H20BJleJMoPMis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