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是地球的“兄弟”,是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人类可能寄托希望的类地行星。人类一直对火星充满了期待,人类一直幻想着可以把火星改造成和地球一样的充满生机。面对火星复杂而又贫瘠的环境,人类该如何改变它,实现火星地化呢?
火星,其实并不适合人类居住,是一个气死沉沉的蛮荒之地。没有适合孕育生命的大气层和氧气,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大约1%,土地也非常干旱,甚至没有液态水。不光如此,火星看似一个红色的“火球”,事实上这里天寒地冻,温度极低表面平均温度只有零下55℃左右。火星是一颗和地球所处的轨道位置相差无几的星球,所以节气变化相似,且地质结构也很相似。火星几乎已经停止地质活动,这就意味着火星不会发生地震,而且板块也不会发生移动。人类要如何将火星改造成相对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从以上火星目前环境情况来看,我们必须改变火星目前的大气和气候环境,这样才能解决人类起码的生存条件,人类才能长时间地待在火星上,寻寻渐进的把火星改环境改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其实从客观的来说,火星其实就是为人类量身打造的一个存在体,为什么这么说呢?
众所周知,目前地球由于人类的一系列生命活动,使得地球温室效应愈演愈烈,地球环境开始改变,这样的温室效应,目前对于地球来说是一种负担,但是对于火星来说,却恰恰相反,火星就是需要人类去开启它的温室效应,或许人类就是开启火星生态环境的钥匙,只要人类在上面发展足够长的时间,就能使火星从“沉睡魔咒”中被温室效应唤醒,变得充满生机,所以说“火星其实就是为人类量身打造的一个存在体”。当然说起来似乎很轻松,其实要想开启火星的温室效应,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超级大工程。那么人类要如何才能实现这项超级大工程呢?
前不久,一直有火星移民梦的,“火星狂人”马斯克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想法,利用核弹去“攻击”火星,从而释放火星上的二氧化碳,来达到开启温室效应的目的。虽然这样做或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是不会被采纳的,应为这样做必定是弊大于利,原子弹的危害不仅仅是它的威力,最重要的是它对环境的辐射影响,向火星投放原子弹,不就是等于在原本寸草不生的火星洒除草剂吗?当然这个想法也只是马斯克说说而已,并没有想真正的那么去做,这也是“火星狂人”该有的表现,马斯克对梦想的执着和真诚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敬佩和学习的!
对于如何开启火星的温室效应,其实科学家们提出过比马斯克,更极端的想法和一系列方案,如利用小行星(彗星)撞击火星,增加温室气体的含量、人为反射太阳光使火星表面升温、在火星上建大量工厂,向地球一样人为的给火星创造温室效应条件等等,包括近年来,人类科学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突破的好利不断,比如我国的“人造太阳”技术性的突破,将来也是解决火星问题的有利设备,所以从客观的来说,火星其实就是为人类量身打造的一个存在体,人类就是开启火星生态环境的钥匙。火星等待着人类的入住,人类也等待着火星的怀抱,未来人类或将在火星开展一次史无前例的火星拓荒计划,人类将成为火星真正的主人。
注:感谢关注科学论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