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高估了自己与同事的感情,因为给你钱的不是他们
不要私下里议论单位的什么事,除非你想让大家都知道
在我的长篇小说《媒戒》中,真实的写过一个人,是报社的办公室人员,年龄大,和员工相处的很和睦,员工也很喜欢和她说心里话。但是结果是,有什么心里话,只要说给她,领导很快就知道了。《媒戒》这本书很真实,除了人名、地名、单位名,百分之九十都是真实的。而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是想展示一个真实的传统媒体界的现象。
在这本书里,我曾经说过一句话:“不要在私下里议论单位的什么事,除非你想让大家都知道。”事实上也就是这样的,我在单位的时候,私下里基本上不说单位的事务,而公事都会在办公室里说,大多数都是在会上说。“会上不说,会后乱说”,这是很多单位都比较反感的事,也是最没有实际意义的闲话。
在一个单位里面,喜欢关注员工在私下里说什么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单位领导,一种是具有竞争关系的同事。
当你面临晋升的时候,你的一言一行极有可能在别人的监控之下,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极有可能成为你晋级路上的障碍。这就是同事关系的脆弱方面,如果没有冲突,你们极有可能是很好的朋友关系,但是一旦有了冲突,你们就是对手。
曾有一个人说他喜欢和年长的人交朋友,因为这样他会学到很多,而年纪相近的人,往往都是竞争对手,友谊多体现在酒肉上。对于这种过分功利的观点我是不太人认可的,但是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像我们一样善良。因为事实上有很多人是见不得别人成功的,嫉妒心的促使会让他们给你设置障碍,增加困难的。
在报社的时候,我不是不再私下里说单位的事,也会说,但是我说这些话的目的,就是让有人把这些话捎到我想让听到的人那儿,让他们知道我对什么事有不满,或者说有什么建议。但是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单位内部造成一种舆论的压力。当然,我要传递过的信息,一定是经过仔细斟酌过的,只是一种差不多的压力就好了,目的也是让他们想想,知道有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自己权衡自己的行为。
每一个单位中,员工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每个员工和领导之间都有利益关系。因而,不要高估了自己与同事的感情,因为给你们钱的、决定给多少的不是你们彼此,而是单位领导。曾有两个朋友在离开单位多年以后的一次聚会上,一个对另一个说:“我当时都不敢给你说我们的提成是多少,因为领导说给你百分之三十,而给我都是百分之四十。”而她俩在单位时,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好闺蜜。
也许这样说,对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说得有点脆弱,甚至不堪一击。但是现实就这么残酷,想想高考的时候,在大家挤在独木桥上的时候,好朋友谁让过谁?在应聘的时候,又挤掉了多少对手,如果不挤掉,那些很有可能就是我们的同事,甚至好朋友。
静心简语2019.10.4.19:50于勉县(原创作品,严禁侵权)